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米与乐视撕到深处,口水继续横飞

(2015-06-17 09:07:42)
标签:

杂谈

导读

6月10日,小米在媒体沟通会上发布了新浪总编辑陈彤到小米半年来的成绩单,宣布小米电视内容超过乐视一事,引发双方互撕。6月16日,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在小米总部召开了媒体见面会。刺猬君也被邀请,去现场凑了回热闹。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杨钊睿 整理


近日,小米、乐视互成对垒,有攻有守,为争夺彼此的利益焦灼应战。616日下午,小米联合创始人王川在小米总部召开了媒体见面会,会上他再次强调小米总裁雷军的一个信条——“兴国货”。


1小米电视与乐视电视的战争


小米于上周向乐视提出了的三个问题:怀疑乐视电视违规;小米电视上的视频内容是不是比乐视电视多一倍;乐视电视是不是强制捆绑了每年490元的年费。


乐视对王川的提问给出了回应,针对乐视电视是否违规,乐视表示:乐视将努力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整改,满足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乐视还强调,内容多少不是重点,小米的很多免费内容是片花。而针对乐视电视是不是强制捆绑年费,乐视的回应是:硬件价格 服务费价格=硬件量产成本(年费实为赠送);服务到期后,用户可自主选择是否续费。不续费用户,依然可以享受和友商一样多的内容和服务。


小米与乐视撕到深处,口水继续横飞


小米也不甘示弱地回应道,乐视终于承认了一直违规销售智能电视,但是还在避重就轻,没有向用户和股民充分披露风险。乐视已经承认内容比小米少,但是乐视仍然在混淆视听。针对“小米的免费内容很多是片花”这一说法,事实上小米所有统计的数据都是不包含片花的。


王川解释道,“以40寸为例:目前小米电视上只有6部乐视称之为片花的预告片,这六部电影全部是院线正在上映的电影:同时对手说我们全部收费内容按单片5元计,需要16245元,就是按2元算,也得6498元。目前我们5元的收费电影,一共只有71部,大部分是院线下线不久的电影。乐视这种言论严重影响了用户对小米电视内容优势的认知,损害了小米电视的声誉,违反了《反不正当竞争法》,诋毁了小米的商誉,小米保留对乐视起诉的权利。”他认为,小米电视的免费内容比乐视全部内容都多,清晰度也更好。


2小米的真相


小米电视的本质:音像卖场

2011年,小米盒子的诞生开创了消费者观看电视的新模式,从小米盒子到如今的小米二代,小米公司用了将近3年多的时间来完成这仅有的两代小米电视。据雷军所要求,他们为小米电视定了一条及格线,期望最终产品能在画质、音质、智能系统及内容各环节能与国内厂家的旗舰机一决高下。


小米的画质展览室里分别陈列了包括小米电视在内总共七家家电行业领军者的电视产品,讲解员从暗场、亮场、色彩、分辨率等方面全面展示了小米电视的画质已达到他们心中预判的及格线,相比于同类产品不仅在效果上,而且从选材上都与国际标准贴近。


同时,为了达到他们心中预期的音质,小米总部还专门设置了声学部,专为音质做监测和调试。内容方面,小米投资10亿美金给它的内容供应商,并聘用陈彤来打造小米的内容生态。


王川表示,小米电视的本质更像是一个音像卖场,有超过100家内容生产商提供内容,而乐视就像是一个音像店。互联网厂家进入家电行业,能为整个行业带来新思路和新气象。而针对智能系统,王川则坦言,小米盒子的智能系统早已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准。


“小费模式”:数量只是时间问题

小米电视的主要销售形式是在线下,倚靠口碑做推广,线上只有小米网和天猫才卖。虽然现实中小米电视销量不如乐视电视,但已经得到供应商认可的小米电视在王川眼里看来,数量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王川还强调,他们关注的并非数量,而是用户粘性,因为硬件在他们来看并不是赚取利益的盈利点,再者,因为小米盒子和小米电视提供的服务近似,所以在他们来看,小米更倾向于关注两个产品的总销量,以此来确定小米客户的总人群,并收取小费,他们称之为“小费模式”。


转型:犹如珠峰的两条线路

小米作为国内知名互联网品牌,从创立之初到现在为用户带来了许多惊喜。然而,有人会质疑,小米究竟在做什么,王川回应道,只要这个行业有暴利,产品质量差,小米都愿意涉足。小米的最终目的是振兴国货,用产品改变大家对国货的陈旧观念。他们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带动整个电视行业,超越三星、索尼、夏普,能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谈到行业内其他竞争对手,王川表示,小米从软件到硬件和从硬件到软件的转型犹如攀登珠峰的两条线路:北线和南线,都是有可能的。



小米与乐视撕到深处,口水继续横飞

刺猬公社

传媒观察原创平台

只做原创·自由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