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南都“暗访”报道值得肯定 | 微言

(2015-06-08 12:05:27)
标签:

杂谈

导读
6月7日 是全国高考的第一天,南方都市报推出重磅新闻《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 此刻正在南昌参加高考》。大家在谴责替考行为损害教育公平的同时,也对南都记者的替考行为是否违法、是否违背职业伦理进行热议。刺猬公社摘自媒体人微博,与你分享他们的观点。


刺猬公社出品,必属原创,严禁转载。

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号:yunlugong


by 王倩 整理


@张志安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南都“暗访”报道值得肯定】记者暗访须满足几个关键要素:看是否别无他法,有否诱导事实,且不要扮演国家公职人员。南都这个报道,记者已经报警,也基本符合暗访伦理要素,尽管最后记者进了考场、必要性不大,但总体上问题不大。尤其是南都的报道揭露了“代考”的严重问题,应该给予鼓励和肯定。


@齐俊杰 前爱奇艺财经频道、微博自媒体联盟成员

记者现在真挺拼的,中考替考,我估计及格都够呛


@王星WX 媒体人

段宏庆说得好。抒情、配合久了,媒体会忘了舆论角度的本职工作。南都高考替考调查这样的硬报道,近年越发少见,赞。


@时评眉 《新华月报》执行副主编

考之前,南都已到公安报备过。记者也在试卷上写明了替考,试卷作费…如此大费周章,就是为了揭露一个组织严密、神通广大、涉考金额的跨省组织!


@吴飞微议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南都替考记者的微信圈的内容,被广泛传播。可直接截图(连记者的名字都在)不太好,我这样的截图也许更合适些吧?


@陈昌凤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参加高考曝光跨省团伙-卧底前后8个月,报道令人触目惊心!报道手法受到一些质疑,可不是非正常手段,又如何能挖出这样的新闻呢?


@辜晓进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原英文《深圳日报》总编辑

酝酿了半年的卧底,不容易。但真正实施“替考”后,问题就会复杂起来。


@王天定 西安外国语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记者替考事件# 南都记者用参加替考的方式进行卧底,搞出来的报道肯定很劲暴,非常抓眼球。但是,替考毕竟是一种有违社会伦理的行为,可能也涉嫌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卧底是不是唯一的采访方法?记者有没有可能以其他不违法,也不干预事态发展的方式进一步做报道?


#记者替考事件# 媒体和记者在发现存在替考现象后如何进一步报道,也就是说具体的采访方法的选择,是值得考量的。考量的标准,就是看能否经得起伦理与法律的检验。记者采访不能使用违法违规的手段,也不能采用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方法,这都是记者的采访的基本底线。


#记者替考事件# 从公民角度看,发现替考后可以选择报警。但不报警,选择独立观察报道事件进展,符合媒体行业利益,也不违背媒体社会责任。那种谴责记者不在第一时间报警的说法,我不赞同,报警不是媒体份内责任,客观报道才是。谴责记者不在第一时间报警,那是把记者当成了密探。


@徐一龙 媒体人

很多年前,采访过南阳镇平高考舞弊案,一个高二的孩子,策划一群高二成绩好的孩子去替考。小地方的这算到极致了,现在都是大学生跨省替考。这些年,广东电白,河南通许,江苏滨海,浙江三门……加上今儿的南昌,高考舞弊案基本没断。可这不是病,是症,跟衡水高中一样,是一种病的另一个症状。


@摘星手010 人民网舆情分析师

守护社会公正的底线,尽管大学毕业生未必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但高考依然是底层人士向上流动唯一比较顺畅的通道。、


@深夜一只猫 前南都评论员

超级重磅,南方都市报卧底高考替考,妈妈再也不怕你考不过替考生啦


@盛大林 知名杂文家、时评家、《河南日报》评论员

#记者卧底替考#有人质疑记者也违法?从动机上说,记者不仅不是“真”替考,而且是为了查明真相,实质上就是暗访;就后果而论,其行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而无害。况且,替考中各种造假等违法犯罪,均非记者所为,记者甚至不知道组织者是怎么做的。即使事前没有向警方报备,也是无可厚非的。


@大鹏看天下 媒体人

南都记者卧底替考组织,揭开江西省大规模替考惊人内幕。有人质疑:记者非法采访!中国没有《新闻法》,何来“非法采访”?记者不卧底,如何得到证据真相?警方如果有人去卧底,记者自然犯不着这么干了。警察卧底贩毒组织,参与吸毒、贩毒,这笔账又怎么算呢?记者不易,请珍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