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by 王宁 整理
@浩歌微语 石家庄广电总编室副主任
【双十一文化】双十一变成了一个网购狂欢节,一切都在线上,不在街头、商城,静悄悄中创造惊人消费值。双十一是普罗大众的抢购,屌丝的时尚,小资的浪漫,中产以下者的狂欢。双十一是由共享网络平台以众筹、参与、集聚创造出的累积量的奇迹,是人口消费大国超实惠消费的缩影,其背后是大众消费文化。
@传播小王子 新闻传播学研究者孙祥飞
【明天体评论】网络消解距离,提供多样选择,激发消费欲望;媒介舆论大造声势,互动设置消费议程。光棍节不仅是网购节,更是电商与媒介主导的消费狂欢。商家让利买卖双赢,创造消费奇迹,拼出用户体验。节日营销更在平时用心,不在一时噱头。让服务意识融入日常生活,注重消费体验,让每天都是双十一。
@盛大林 知名杂文家、时评家、书法家、河南日报评论员
#双十一# 经济运行靠“剁手”,消费增长靠“败娘”。深更半夜买卖旺,搞销售靠的是网络的力量!
@时代周报《时代周报》官方微博
【@谢勇 #双十一#:用物欲杀死情欲】以第三世界国家标准看,中国屌丝们已拥有不菲财富,但由于不协调的城市化、高企的房价、人民币在国内市场购买力始终没摆脱扭曲失衡状态,人们事实上的收入增长被严重无视。压抑的购买力需要一次喷发的奇迹,用购买摆脱孤独,是消费最好借口。
【@胡泳 :中国电商告别野蛮时代】如果电商行业仅靠一个节日来人为拉动增长也是不健康的状态,应该通过充分的竞争用各种各样的创新,形成行业力量平衡,以及消费分流。阿里注册“双十一”商标,视野过于狭窄,在当下的阶段,还是需要所有的行业主体共同协作,把中国电商做大
@哑巴 媒体人
既生光棍节,何生双十一,妹子忙抢购,宅男约个屁。
@南都评论《南方都市报》评论官方微博
【南评晚钟】双11购物狂欢节成交量必然再创新高,电商和剁手党们当然是狂欢的主体。而以实体店为代表的传统卖家,则难免受到冷落。这个节日的出现,构建了新的利益格局,其基础很可能在于践行了马云的哲学:先成就他人,再由他人成就自己。让消费者获得好处,店家自然也就被成就了。
@西门不暗 广州市众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
购物狂欢,是物质贫瘠时代的后遗症,对物质缺乏安全感,也是精神贫瘠的一个特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