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4日,产妇死亡事件舆论热度不减,认证为“张宇父亲”的病人家属微博发声,医生专家从专业角度科普羊水栓塞,最新进展为家属同意尸检,将通过司法程序解决。澎湃新闻上线之初便引发巨大关注,14日,澎湃对话田朴珺,引媒体人感叹澎湃“好料”不再。刺猬公社摘选业内人士微博与你分享他们的看法。

业内人士看产妇死亡事件
@破破的桥
羊水栓塞那个新闻,综合医患和婆媳关系两个热门议题。先是记者用描述暗示其为医生缺乏责任心的医疗事故报道,得到了眼球,后是评论员将自己靠搜索得来的非专业医学知识,将其扭转为病人无知和女权不彰导致,得到了流量。在双方站稳立场的情绪狂欢中死者被消费了两遍。最后医院病人私了。真是太中国了。
@梅芳燕May
现在的媒体不是八九十年代的媒体,那时候事业单位待遇,大家安心写新闻,国家养着,现在传媒产业化,内容商品化,一线员工只是个销售员,他卖弄销售他的新闻,以便养家。很奇怪,这个新闻中医院方都没有采访到,是怎么通过编辑审核?一个想要得到大家尊敬的媒体在商业化和服务社会之间应该找到平衡点。
@王志安
反对私了,支持通过法治方式解决医疗纠纷。我们围观者可以做什么?第一、不以立场定是非,患者遭遇不幸我们报以同情,但不意味着患者都是对的;第二、不以强弱辩真相,真相在于程序的公开,第三方的独立,不是谁弱势,谁就说的是真相;第三,不轻信媒体的一面之辞,不轻易转发博眼球的坏新闻。
@京虎子
科普作家,代表作《国士无双伍连德》、《微战争》
每逢医疗纠纷,总会口诛笔伐媒体,仿佛媒体实事求是报道了,问题就解决了。其实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为求稳而采取的不辩是非的息事宁人态度,花钱买稳定使后患无穷。媒体追求新闻效果,从业人员素质低是一个因素,但非主要因素,妖魔化媒体不能解决问题,必须依法办事,违法必惩
@潮汕小记
现在很多媒体采写新闻采用的方式都是抢新闻'把时效性放在了真实性前面'都是先发了再说'这么做一为了适应媒体竞争'二所谓倒逼真相'三通过不断追踪'认为可把最开始的报道圆了。so...媒体如今越来越被人轻视不是没有理由的。
@二条新闻
新闻的所谓动态平衡理论,并不支持你前后发出两篇完全矛盾的报道——你们必有一篇离真相太远,甚至南辕北辙。总有一个不是新闻真相,而是新闻失实。速度,并不意味着一切,也可能适得其反。
业内人士看澎湃新闻我心依旧澎湃如昨?
@中青报曹林 评论名人曹林 8月14日16:37
“澎湃新闻”正式上线前弄了几个猛料热身,引发舆论场关注,不过正式上线后,倒没”料“了。时政新闻,每家媒体的短板。
@今日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副院长 8月14日16:37
#澎湃新闻#就要退潮了?下载后看了几天,一天感觉不如一天。都开始炒“王的女人”与“田的男人”了。也如此无品。说好的时政与思想呢?
@田科武 北京青年报常务副总编 8月14日17:01
时政新闻有时也靠天吃饭。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