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央广网》)
带薪休假制度遭遇的困惑是众多的。自从带薪休假制度推行以来,一直都是不顺心的,不如意的,不畅通的。有的地方执行了,有的地方不执行。有的部门执行了,有的部门不执行了。有的行业执行了,有的行业不执行。一个带薪假让人们焦虑而困惑,让人们有了不公平的感受。
尽管,国家为了推行带薪假出台了很多措施,可是依然难以如愿。带薪休假的忧伤该如何抚慰?这10个省份提出增设地方假的设想,还是很实用的。设立地方假的好处在于,能够纾解很多节日病。如果能够出台地方假,这就犹如是“错时放假”,“错时放假”就能促进“错时出行”。这样一来,各地人们出行的时间就不会集中在一起,这是对人流、车流最好的纾解。
而对于旅游景区来说,也是一种不错的办法。眼下旅游时间集中在国庆和春节黄金周,人群聚集在一起导致了景区拥挤。拥挤的人群让景区出现了“看人头还是看风景”的质疑。如果推行了地方假,放假的时间是不同的,旅游的时间也是不同的。这就能纾解景区拥堵,何来景区里的安全隐患?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国民旅游休闲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带薪年休假普及率低,全国只惠及大约一半的职工。年假难休的另一面是,国人年休假时间明显少于制度安排时间。这显示出的是带薪休假制度的难以落实。难以落实的背后是社会现实的困惑。也有着种种不是太好解决的问题。比如企业的问题,在公职单位,人员的工资是政府发的,这不成问题。但是,对于私营企业来说,他们还要考虑自己的用工成本问题。这一系列的问题不能解决,就怕实现了地方假期之后,还是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总体而言,笔者是赞同开放地方假的。有了地方假,地方就能依据自己最适合旅游的时节,启动地方假,在最适宜的时间推行地方假,也会给游客带来利好。还会让地方百姓有了存在感,幸福感。我们目前正在打造休闲国家,国家也对全民休闲很是重视。一个发展的时代,理应给百姓更多休闲权,快乐的生活在慢节奏的时代,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幸福画卷。
不妨用“地方假日”抚摸“带薪休假”的伤。不过,需要思考的是,如果国家也赋予地方权力了,是不是还是会走了带薪休假的老路呢?如果是这样,又该如何维系?其实关键的问题还在于能否“有法就依”、“有假就放”?万一也有人不执行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