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家庭成员合葬”沦为穷人专用

(2016-02-26 08:22:30)

别让“家庭成员合葬”沦为穷人专用

         日前,民政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提倡地面不建墓基、地下不建硬质墓穴,墓碑小型化、微型化,最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积。对于接受此类生态安葬方式的家庭将给与一定的补助。
(2月24日《中国新闻网》)
       家庭成员合葬,是一个崭新的提法。这比以往倡导的海葬、树葬更具有现实意义。这是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还是对“入土为安”有着浓浓依恋的。几千年来形成的思想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就烟消云散。在“入土为安”的诉求之下,也就有了坟墓资源的紧张局面。
       如何破解这些问题?家庭成员合葬就是不错的思路。一方面,这可以最大程度节约土地资源。一方面,故去的家人合葬在一起也便于祭奠。另一方面,这还节约了不少资金。倡导家庭成员合葬,可以说既回应了人们“入土为安”的情感诉求,还化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
       既然这个办法是不错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推行了。也就是说,如何让大家对家庭成员合葬有更深接受度?有关部门也是考虑了这一点的,对于愿意实行家庭成员合葬的,将给与一定经济补助。有了好的方法,还有了鼓励性的制度,我想家庭成员合葬就能够得到接受。
       不过,我们需要防止的是,家庭成员合葬的方式,最终沦为穷人专用,成为新的贫富差距。去年,有媒体报道说,在倡导树葬、海葬等生态葬的时候,其实在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群体中,老百姓占据了很高的比例。这是因为参与生态安葬是有经济补助的,有的地方的经济补助是四五千元。有着“墓地比房价还贵”的现实,有着囊中羞涩的无奈,有着生态安葬的经济补助,老百姓的选择可以说既是理智的也是无奈的。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生态葬其实就是“穷人葬”。
      道理是同样的,家庭成员合葬也会是这样。如果仅仅处于倡导的层面,如果仅仅处于奖励的层面,在墓地高昂的现实面前,很多普通家庭确实会选择家庭成员合葬办法。不过,这会是商人的选择吗?这会是官员的选择吗?在我们一次次喊着土地紧张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民政部门依然在建设豪华墓地,就像卖房子一样,搞出了不同的面积,谁给的钱多就可以“死后住别墅”。衡量死后待遇的依然是金钱。
      有钱有势的人,不会在意墓地的价格,他们就很难接受家庭成员合葬。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尴尬的现象,接受家庭成员合葬的依然是穷人。活着的时候,人本来就不该分出三六九等,死了变成一把灰的时候,何必再分出三六九等?既然家庭成员合葬是个不错的好办法,如其倡导倒不如强制推行,无论是商人还是官员,无论是锦衣还是布衣,都一视同仁的参与家庭成员合葬。
       别让“家庭成员合葬”沦为穷人专用。

别让“家庭成员合葬”沦为穷人专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