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因“首例寨卡病毒”扩散风险小掉以轻心

(2016-02-12 09:08:47)

别因“首例寨卡病毒”扩散风险小掉以轻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月9日通报,卫计委组织专家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患者,男,34岁,江西省赣州市赣县人,为广东省东莞市某公司工作人员,目前,患者仍在赣县人民医院接受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皮疹消退,病情已明显好转。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极低。
(2月11日《南方都市报》)
媒体刚一透露“首例输入寨卡病毒”的消息,就引发了不小恐慌。国家卫计委发布的这则消息似乎给了公众一颗定心丸:大家别害怕,由于控制比较好,进一步扩散和传播的风险极低。
风险极低的回应,让我们松了一口气。但是,绝不能因为扩散风险小而沾沾自喜。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换言之,即使这次的危险系数不高,也只能算是我们很幸运,这种幸运不会属于每一次,也不会属于每一个人。
来看这位国内患者。在发病前他有委内瑞拉旅行史,而委内瑞拉为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这位患者是在知道委内瑞拉风险的情况下,奔赴这个国家的。这就有点任性的意思了。一般而言,在知道外国有疫情的时候,人们会避而远之,以确保自身安全。实际上的情况是,在今年春节之前的境外旅游中,很多国内游客依然将目的地选择在了委内瑞拉。这样的行为明显属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不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更是对他人不负责任。这样的任性出游,仅仅因为“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需要反思的是国内一些游客的任性行为。
游客是任性的,那么监管部门就一点责任没有?既然委内瑞拉成为了寨卡病毒的疫情国家,那么在组织境外旅游的时候,在进行签证审批的时候,有关部门不该主动做好防范工作吗?这也暴露出了监管部门本身存在的问题。
更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是:究竟该如何把好国门?去年一例很严重的韩国传染性疾病患者进入中国。这位患者在韩国已经发病了,被韩国有关部门监管了。遗憾的是,韩国患者依然携带病毒进入了中国国境。那么,我们给如何把传染性病毒拦截在国门之外?
一如这次的“首例寨卡病毒”输入进入国门一样。既然这位游客进入了疫情国家,在他进入回国的时候,监管部门尽到监管责任了吗?调查显示,在回国之前,这位游客就已经发病了。监管部门是如何进行出入境检验检疫的?是检测设备没有更新,还是监管制度沦为摆设?还有一个问题是,为何只是对这位患者进行了治疗,却没有对患者乘坐过的飞机、面的、公交同车人员进行排查?
患者于1月28日在委内瑞拉出现发热伴头晕、头痛症状,曾在当地医院接受门诊治疗,后于2月2日从委内瑞拉出发,途经我国香港特区、广东省深圳市,于2月5日抵达江西省赣州市赣县, 6日收入赣县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接受隔离治疗。长驱直入的“首例寨卡病毒”,不能因为传播可能小而沾沾自喜,需要反思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