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4亿元违规收费”装进了谁的腰包?

(2016-02-12 09:06:08)

“9.4亿元违规收费”装进了谁的腰包?

日前,记者从国家发改委获悉,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共检查涉企收费单位1.4万家,查出涉嫌违规收费金额9.4亿元。今年,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进一步强化制度创新,规范收费管理,继续做好涉企收费检查工作,集中清理规范政府电子政务平台收费。
(2月10日《京华时报》)
按照发改委的通报显示:这些收费都是违规的。之所以属于违规,是因为国家减少了行政收费项目,为的就是减轻企业负担。遗憾的是,这些部门却没有减少收费,而是任性而为,而是一如既往。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管部门的国家发改委对这些收费行为的查处是大快人心的。查处9.4亿元违规收费是一件有功之事。可是,接下来的追问却不应该停止。
需要追问的是,既然国家取消了这么多收费项目,这些单位为何还能进行收费。是没有做到广而告之,缴费的企业和个人并不知道,还是有关部门对于国家的规定视而不见?这两种因素都是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国家也确实取消了一部分收费,但是由于取消收费有的时候只是发布了内部文件,或者是涉及到的部门将文件锁在了抽屉里,导致了政策虽然出台了,很多人并不知情的尴尬。于是,对于已经取消的费用还一直在缴纳。这说明对于利好民生的政策一定要广而告之。最为关键的是对于那些无视国家规定的收费部门该如何追究责任?是罚款了之,还是让他们承担责任?
假如说,我们的监管部门能够告别“执罚经济”的话,还至于出现反复查处反复出现的情况吗?同时我们还需要追问的是,顶着国家的优惠政策,冒着被处罚的危险,收缴不该收取的费用,这些部门将这笔钱款都干啥用了?如果仅仅是增加了财政收入,他们会如此任性吗?在收取这些资金的时候,是不是有不少资金成为个人的肉山酒海?
    除此之外,笔者更想知道的是,这次查处的9.4亿元违规收费装进了谁的口袋里?很显然的是,这笔资金不仅要被没收,还会进行罚款。没收和罚款都是需要的,只有让任性的收费部门得不偿失,才能让他们长点记性。接下来的问题是,这笔没没收的违规收费,都干啥用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没收违规资金的情况很多。却都走了同样的老路:假冒伪劣商品的罚款,问题工程的罚款,违法乱纪的罚款,都进入了执法部门的账户里。这笔资金该这样处理吗?
    既然这些费用是不该收取的,既然这笔费用是不该存在的,那么监管部门没收的违规资金,就不属于监管部门。其一,要么将资金退还给缴费的企业个个人。其二,要么将资金作为公益资金,造福公众。
  国家发改委说:欢迎广大企业通过12358价格监管平台提供有关违规收费线索。如果举报者之后,只是成就了监管部门的钱袋子,那这样的执法意义就大打折扣了。试问,9.4亿元违规收费装进了谁的腰包?9.4亿元违规收费应该还富于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