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2018-09-16 21:53:49)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球表面的基本情况和课文提到的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依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4、理解“奇异”“荒漠”等词语,学习课文的一些表达方法,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5、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结合课文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像等手段,引导学生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课前准备:
1.
2.
3.
一、导入新课,初步感知月球的魅力
1、出示皓月当空图,问:月亮在天文学上又叫“月球”(板书:月球)它还有很多美称,有谁能告诉大家?
谁来说说跟月亮有关的诗词?(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诵读课后诗句。)你看,一轮明月承载了我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又留下了多少千古传诵的不朽诗篇哪!
三、认识月球表面的景象。
1.
大家看见了什么?(学生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象后,齐读课文相关段落: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月球是一片荒漠。)
(1)能不能用第2自然段中的一个词概括月球上的景象?(奇异)“奇异”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观察插图,联系地球的景象理解“奇异”。(在地球上,地上阳光灿烂,天空一样阳光明媚,可是在月球上,地上阳光灿烂,天空却是黑沉沉的。这跟地球上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很奇怪,很特别,这就叫“奇异”。另外,月球表面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跟我们想像的有月宫、有嫦娥姑娘、有桂花树完全不同,很奇怪。这叫做“奇异”。)
(2)为什么说月球是一片“荒漠”?(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形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这就叫做“荒漠”。)
(3).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奇异、荒凉的感觉。)思考:月球是个()的世界。板书:景色奇异
四、了解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
1.过渡:月球的表面如此奇异,难怪人们会产生这么多疑问。实际上,就是科学家们,对月球也有许多未解之谜。请自学课文第3至7自然段,看看课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有关月球的未解之谜。
2.有条理地说出文中直接描述的未解之谜。
(1)在月球上,为什么细菌的生命力如此顽强?
(2)水藻撒进模拟的月球尘土里,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3)月球和地球不是同时形成的吗?
(4)为什么月球总是会同一面朝向我们?
(5)为什么月球的背面与正面很不一样?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谜”是什么意思吗?
3.指导朗读第3至6自然段,重点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这些都是科学家到达月球后发现的什么啊?(板书
四、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月球之谜。
1、那关于月球的未解之谜就只有这么多了吗?
2、那省略号用在这里,有什么不一样呢?
3、那现在我们不用省略号,让你把省略的内容写说来或说出来,你会怎样写?
五、总结升化,延伸,鼓励探索
1、月球之谜还有很多很多,月球留给我们的是无穷的疑问,人类将(板书:继续探索)。齐读最后一段: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
2、我们对月球之谜的短暂探索和研究就到这里了,但是我们的学习还可以继续下去。课外,我们还可以把目光投向浩瀚的宇宙,探索更多的星球之谜。
六、介绍中国在探月中索取的成就!
七、作业(选做2题)
1、阅读有关月球的书籍。登陆《月亮网站》或者《天文探索》,查阅你所最关注的问题。
2、你将来长大了希望上月球研究些什么知识?请写下来。
3、搜集摘录描写月亮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