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古代建筑产品开发—土司建筑连城鲁土司衙门

标签:
连城鲁土司衙门临夏东公馆临夏蝴蝶楼陇西威远楼丝绸之路文化旅游 |
分类: 文化 |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古代建筑产品开发—土司建筑连城鲁土司衙门
郝相礼
连城鲁土司衙门,位于甘肃永登县连城乡。它由衙门、家庙、内宅花园等组成。鲁土司衙门始建于明初,明清时期都做过增修和改建。衙门坐北向南,面临大通河,背靠笔架山,周围树木葱茏,碧水环流,风景幽雅。中心建筑由大堂、燕喜堂、祖先堂、神堂院、仪门(提督军门)、大扇门、牌楼、大照壁等组成。每座院落建筑风格虽然不同,但都建有对称的陪楼、厢房和廊房。衙门东侧建有佣人院、书房院、内宅前院、内宅后院和大观园;西侧建有仓库、马厩、中军院、家庙和小教场。衙门占地1.5万平方米。整个建筑设计精巧,布局严谨,雕梁画栋,绚丽夺目,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这是甘肃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群。
家庙,也称妙因寺,是当是甘、青一带有名的喇嘛教寺院。寺内主要建筑有山门、金刚殿、鹰王殿、塔尔殿、禅僧殿、万岁殿、大经堂和佛塔等。寺内供有释迦牟尼、菩萨、金刚等彩色塑像,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壁上多为佛教故事和兽、鸟、花草等精美绘画,姿态各异,色彩艳丽,极富神韵。大经堂建于高台之上,为重檐歇山式建筑,四周廊房环绕,殿内立有18根巨柱,天花板由376块彩绘藻井组成。殿内可容纳800喇嘛念经。1982年9月,从连城宣教寺顶棚上发现了清代喇嘛教水陆画100幅。画中的佛像和人像神态生动,笔法流畅,是研究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珍品。
内宅花园,即大观园,园内建有八卦亭、绿照亭和山字石。建筑玲珑,小径曲折,巨石盘错,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有世外桃源之感。现尚存明代种植的酸果树1棵,胡桃树2棵。
土司制度,始于元朝,盛行于明、清,是封建朝廷分封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并可世袭的官职。据《清史稿·甘肃土司传》载,连城鲁土司的始祖本名脱欢,蒙古族人,是元世祖忽必烈之孙,曾担任过平章政事等地方高级官职。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投降明期,被封为甘肃庄浪卫(今永登)连城土司。永乐九年,第三代土司什伽因建立军功而升任庄浪卫世袭掌印土司指挥使,并赐姓鲁,名鲁贤。鲁氏土司共传袭19世22代,计589年。直到公元1932年“改土归流”时才告结束。连城土司为武职土司,有常规士兵500名,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因维护封建统治有功,被封为皇帝的随驾部队。先后擢任甘肃副总兵、延绥镇左都将军、南京九门提督、陕西左都督总兵等军事要职。
连城鲁土司衙门,1981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
东公馆位于甘肃临夏市八坊下二社,是国民党四十集团军副总司令、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青公馆。马步青,字子云,回族,祖籍甘肃省临夏县,是国民党西北长官署长马步芳之兄。抗日战争中,马步青为转移财产,将家眷迁往临夏,于1938年在今临夏市八坊下二社境内购买60余户居民的庄窠,修建了东公馆。东公馆座北向南,总面积150余亩,修建有砖木结构三层楼5间,西厢和大七架旧式厅堂对亭5间。西北、西南均为四合院式厅堂,每面5间。东南为观花楼,院中广植花卉,十分幽雅。各院均以砖雕、木雕装饰,富丽堂皇。尤其山墙、影壁等建筑中的砖雕,构图繁密,雕工精细,富有回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特点,颇负盛名,为三陇一绝。
蝴蝶楼在临夏市西郊横磨庄,是马步青的别墅。建于1944年,初名“永乐园”,继改“勤安村”。后主楼修成,形似蝴蝶,故名“蝴蝶楼”。总面积500余亩,主楼座北向南,修有二层砖木结构楼房5间,边楼各3间,六角形随楼各5间,结构精巧,挑角翼然。周围修有长廊。以主楼为蝴身,随楼为蝶翅,走廊为蝶足,整个建筑宛如一只蝴蝶。蝴蝶楼正中为客厅,边楼为书室,随楼为卧室。楼后为花园,种植有名贵花卉数千盆,如紫微、紫荆、杜鹃、铁角海棠、石榴、吊梅等应有尽有。最后面有鸽舍,饲养珍稀信鸽数千只。另外各种观赏鸟类品种繁多。楼前小桥流水,景致幽雅。河边建有卷棚式客厅一座,装饰精美,富丽堂皇。楼周围广种桃、枣、梨、杏数千株,间有花圃点缀,牡丹、芍药、月季、秋菊轮番开放,万紫千红,百果齐全,绿树成荫,闻名陇上。
陇西县从金代始称巩昌府,直到1913年废止,改称陇西县。威远楼,又名雄镇楼、钟鼓楼。位于陇西县中央广场。据史书记载,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为防御西夏,在城东一里东北建一谯楼,取名威远楼,意即威震远方。经南宋、金数代的风蚀战乱,楼已倾废。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移威远楼于城中。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施工重建,“置五楹,四面明窗”,明书法家杜重又题“巩昌雄镇”巨幅匾额,故名雄镇楼。直到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巩昌知府陈廷纶才大兴土木,大体奠定了今日威远楼的规模。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知府唐树义再加修葺,在楼台东南角设置石晷,并移宋时铜钟于楼台之上,无事报时,有时报警。钟鼓楼又从此得名。威远楼座落在17米高的砖基台上,楼高26米,立柱24根,是三层四面明窗木楼。楼的角檐翘首,歇山顶式。梁、柱、门上绘画雕刻的松竹梅菊、山水花卉、神话人物,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登楼远望,渭水陇山,尽收眼底。
几百年来,威远楼虽经沧桑之变,饱受风雨剥蚀,几遭地震,但它仍巍然屹立,气势雄伟,不时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光辉。解放后,国家几次拨款维修,面貌为之一新。196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