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古代建筑产品开发—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

(2024-05-13 15:57:07)
标签:

古代建筑产品开发

武威文庙

海藏寺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古代建筑产品开发—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

郝相礼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古代建筑产品开发—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古代建筑产品开发—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古代建筑产品开发—陇右学宫之冠武威文庙
   武威文庙

甘肃武威文庙位于城区东南隅,始建于明正统二至四年(公元14371439年),后经重修扩建,规模宏大,为“陇右学宫之冠”,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武威博物馆就设在庙内,为河西走廊最大的历史博物馆。

文庙又称圣庙、孔庙,由东西中3组建筑群组成,占地15300平方米。文庙原有正门。正门最南端是一堵庄重稳健的影壁,影壁两旁是两道边门,东西的门叫“礼门”,西面的门叫“义门”,此二门已不存在。中路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前有泮池、状元桥,后有尊经阁,中为棂星门、戟门,左右有名宦、乡贤二祠和东西二庑。大成殿面宽3间,进深3间,建筑在1多高的台基上,前有月台,周围绕以回廊,呈方形,重檐歇山顶,檐下施二翘五踩斗拱,显得粗犷豪放,有宋、元遗风。殿内桁下墨书“大明正统三年肇造”、“大清顺治重修”。东建筑群以文昌宫桂籍殿为中心。前有山门,后有崇圣祠,中为二门、戏楼,左右有三贤祠、恪亭、牛公、刘公二祠和东西二庑。西建筑群以明正统建的明伦堂为主体。

文庙内苍松古柏掩映,碑石林立,著名的有刻有回鹘文(即古代维吾尔文)的高昌五世勋碑、刻有回纥文的西宁王忻都公神碑、刻有西夏文与汉文对照的西夏碑等。其中尤以西夏碑最为珍贵,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

海藏寺在武威西北5华里处。据说,灵均台原为水中小岛,寺建于台上,故名海藏。又说,因寺院周围林泉茂密,犹如海中藏寺而得名。海藏寺创建年代已无从考证。晋筑灵均台碑记载“东晋明帝太守中凉王张茂做古台”。明代成化年间太监张睿召集百姓在旧址上重建,在清代历经修葺。1963年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辟为公园。

寺前,是一座四柱三间三楼的木结构牌楼,造型古朴,具有民族建筑的艺术特色。走马板上书有“海林藏寺”4个大字。

灵均台上有天王殿、无量殿,至今还保存着明代建筑特色,斗拱、梁架用料粗大浑厚,屋顶脊兽装饰雄健而大方。无量殿傲岸轩昂,殿内的10根描金大柱上均有对联。这些对联如实地描绘灵均台的高峻、壮丽。清朝雍正年间,海藏寺主持僧际善,从北京取回明版藏经全部,计6820卷,供奉在无量殿内。故无量殿又称藏经阁。

海藏寺内苍松翠柏,参天蔽日,高台连云,殿阁遥对。寺外杨柳成荫,溪流纵横。海藏寺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玉泉观位于天水市城北天靖山麓,占地4.15万平方米。玉泉观始建于元代,是围绕主建筑玉皇阁、三清宫组成的道教宫观建筑群,坐北向南,倚山就势,现存建筑都系明清时重建。玉泉观沿中轴线自下而上的建筑物有:山门、遇仙桥、大门、通仙桥、太阳庙、青龙殿、白虎殿、人间天上坊、玉皇阁、第一山牌坊、三清宫等。两侧建筑有:雷祖庙、三官殿、李杜祠、仓颉宫、文殊殿、文昌宫、北斗宫、玉泉亭、静观亭、神仙洞、二公祠、天靖楼、赵孟頫诗碑等。

老群殿是观内最早最高的建筑,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代。建于64级台阶之上,取八卦的64支挂之意。可惜已毁。

玉皇阁是观内现存最宏伟的古建筑,建在53级台阶之上,意为明嘉靖五十三年重建。宫门为3间单檐悬山顶牌坊。主殿飞檐斗拱,红墙碧瓦。殿内有轩辕皇帝及金、木二星像,神态肃穆雅静,气质浑脱潇洒。

玉泉井在仓颉宫前,井上建六角攒顶小亭。玉泉井,泉水清澈甘甜,相传为汉代铁马大仙卢真人所挖,元代梁真人洗目疗疾之处。

神仙洞,相传为铁马大仙卢真人、梁志通、清代马一元羽化处。今神仙洞崖上翠柏蔽日,尤以崖顶露根古柏最为罕见,古柏盘根外露,纵横交错如发辫,称“辫柏”,被誉为天水奇景。玉泉和仙洞,被誉为秦州八景之一。

赵孟頫诗碑亭,位于神仙洞西南。内藏赵孟頫诗碑4幢,笔法苍劲圆浑,流朗明丽,质朴豪放。

静观亭位于碑亭西面。凭栏远眺,山涧涓流,苍松翠柏,一城绿意,一川深秀尽收眼底,故又称明眼亭。

每年正月初九庙会,人们三五成群,相约朝观。人流如潮,组成一幅罕见的人间乐园。玉泉观为天水旅游胜地。

金天观即座落在雷坛河畔的兰州市工人文化宫。唐代曾在这里修过云峰寺。宋代建过九阳观。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肃王府由甘州(今张掖)迁到兰县(即兰州)后,笃信道教的肃庄王下令在这里营建道观,绕垣三里,规制宏伟。并在观外东侧的雷坛河上架桥一座,叫望仙桥。面西过桥即达东门,门楣题额“皋兰福地”。又在正南开挖水池一个,叫五龙潭。潭北即为南门,上书“金天观”三字。门内东为元坛祠,西为真武祠。正门叫“九天门”。进入正门,就是雷坛,正殿供奉雷祖,左右分列十大雷神;东院殿为法主堂,西院殿为天师堂;院中敷设雷坛,雷公、电母、风伯、雨师侍立其下。雷祖宝殿后面,是元极殿,内供“三清”,左右设南北二派五祖七真周匝庙庑。再后为神御殿,内供昊天金阙至尊上帝(即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上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道院、环室都建在九阳峰上。西北偶有牡丹园,相传为唐代所植,花色黑红,称为朱砂牡丹,名甲金城。整个道观宫殿嵯峨,松柏连荫,回廊交错,绘笔绝妙。后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成为兰州规模最大的道观。现在明清时期所建的三清殿、老子殿、玉皇阁、魁星阁、八卦亭等建筑基本保存完好。1984年,兰州市道教协会利用原华祖庙三楹,重开金天观,观内所塑“三清”、“二后”(即天母、地母)、玉皇、“四御”神像10尊;东西两壁彩绘“十二大仙”和青龙、白虎及善才童子巨幅画像16尊,于次年恢复了宗教活动。

兰州的白云观原有上下两处。上观在极寿山(俗称崔家崖),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现已不存;下观位于今南滨河中路南侧,为清代陕甘总督瑚松额所建。清道光十七年,瑚松额让风水先生在城西北隅选了一块地方,即今白云观所在地,“群地树宫”,号观“白云”,以专事奉祀洞宾。所以,白云观也叫吕祖庙。

白云观是一组三进的建筑群,由大门、戏楼、牌坊、大殿、启圣殿及东西云水堂、东西道院构成。启圣殿后面建有八仙阁,四周由潇洒轩、鹤鹿亭、聚仙亭、四照亭拱卫。再后是群仙楼。整个建筑群“雄杰靓深,辉环密丽”,绿荫婆娑,秀色可餐。目前尚存大殿3座,钟亭2座,戏楼1座。白云观是南滨河路旁的道教古建筑景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