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平视,用心聆听孩子的声音
(2022-06-23 13:29:40)
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我们可以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应该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我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大人发现有个孩子聚精会神地蹲在路边观察蚂蚁,便问:“小朋友,你在干什么?”孩子仰起稚气的脸得意地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大人哈哈大笑:“蚂蚁怎么会唱歌?”孩子不高兴地回答:“你不蹲下来听,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
还有一个自身经历的事情:一次区域游戏结束后,别的孩子听到收玩具的音乐声音后都很快坐了下来,但是有一个孩子他还在靠近垃圾桶那边蹲着。我在一体机那边很生气的大声问道:“你怎么还不回来坐下?”可是无人回应。我走了过去问他:“我和你说话没听到吗?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坐好了,你却没有?”没等他开口,就看到他蹲着的地面上散落很多垃圾。原来是因为刚刚收玩具时吃点心那里还有几个孩子没有吃完,很慌乱的把牛奶袋往垃圾桶扔,但是不小心洒落在地,其他孩子怕回座位迟被扣分,所以没有再捡起,只有他在那边默默捡起。
这两件事给我很大启示:与孩子平视,是每个幼师应该遵循的原则。教师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呢?而不是直接质问,这需要做教师的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其实,“蹲下来”不只是身体上简单的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同样要“蹲下来”,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成为幼儿平等自然的同伴、相处融洽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和自己一起玩乐、一起成长。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心中就要有孩子,就要有爱,只有用心感受孩子纯真的笑容,用心聆听他们稚嫩的声音,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还有一个自身经历的事情:一次区域游戏结束后,别的孩子听到收玩具的音乐声音后都很快坐了下来,但是有一个孩子他还在靠近垃圾桶那边蹲着。我在一体机那边很生气的大声问道:“你怎么还不回来坐下?”可是无人回应。我走了过去问他:“我和你说话没听到吗?为什么其他小朋友都坐好了,你却没有?”没等他开口,就看到他蹲着的地面上散落很多垃圾。原来是因为刚刚收玩具时吃点心那里还有几个孩子没有吃完,很慌乱的把牛奶袋往垃圾桶扔,但是不小心洒落在地,其他孩子怕回座位迟被扣分,所以没有再捡起,只有他在那边默默捡起。
这两件事给我很大启示:与孩子平视,是每个幼师应该遵循的原则。教师要被孩子所接受,是不是也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了解他们的思想,知道他们想什么、做什么呢?而不是直接质问,这需要做教师的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世界,才能看懂孩子。其实,“蹲下来”不只是身体上简单的一个动作,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想观念同样要“蹲下来”,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成为幼儿平等自然的同伴、相处融洽的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和自己一起玩乐、一起成长。身为一名幼儿教师,心中就要有孩子,就要有爱,只有用心感受孩子纯真的笑容,用心聆听他们稚嫩的声音,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前一篇:孩子是老师的一面镜子
后一篇:不要让“标准”扼杀孩子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