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石雕菩萨头像残件,残高18厘米,宽12厘米,顶部直径11厘米。沙岩质。菩萨头像五官各部比例严谨,写实性较强。但鼻梁骨残损,右颧骨有一厘米左右残损,仅管头像有残,但仍能看出其面部表情略显拘束。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菩萨头像戴有毗卢帽和五佛冠。这种菩萨造像上所戴宝冠,是毗卢帽加五佛冠。五佛冠在民间也称“唐僧帽”,地藏菩萨也带毗卢帽。一般来说,头戴这种宝冠的人非等闲之辈,只有方丈、主持或得道高僧才能佩戴毗卢帽加五佛冠。
地藏王菩萨和《西游记》中唐僧头上的宝冠都是由五佛冠加毗卢帽所组成。古代菩萨和高僧在戴这种冠时十分讲究,顺序分先后,即先戴毗卢帽,再套上五佛冠。
此件石雕造像头部虽残,但头顶所戴宝冠完好无损,是由毗卢帽和五佛冠组合而成。由于属头部残件,没有身体部分及衣饰等作为判断依据,仅从头饰宝冠无法判定其所雕为佛教中何方神圣,但此件石雕为菩萨像的可能性较大,应该是一尊残损的菩萨头像。
在古代遗存下来的石雕作品中,多为建筑构件、生活工具、动物及花卉石雕等。相对来说,人物石雕,特别是古代宗教石雕作品要稀少很多,此件石雕菩萨头像虽残尤珍。
前一篇:民国浅绛彩人物图小杯
后一篇:宋代青瓷酱釉旋涡纹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