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浅绛彩人物图小杯,高7厘米,杯径8厘米,底足径4.2厘米,杯壁较薄,内外施白釉,釉表洁白坚致,胎釉结合紧密。外口沿装饰一圈金边,杯腹用黑、褐、紫、黄、蓝等色描绘出主题纹饰高士和仆从。杯背面横书写“诗书味浓”四字。
浅绛彩瓷是指晚清民国时期初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然后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紫等渲染,再经入窑烧制而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此种小杯原本是当时比较盛行的一种饮茶器具,由盖、杯、托三部分组成,俗称“盖碗茶杯”,现盖和底托已经遗失,仅存中间的杯。
杯外底圈足切削规整,胎质细白,底心矾红书写“官窑内造”四字款,书写规整。官窑内造款是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窑较常见的一种款式风格。
小杯虽盖托遗失,但人物造型符合比例要求,绘画工整,色彩清新淡雅,色彩紧贴釉表,克服了浅绛彩易脱落的毛病。小杯落款“乙丑”年,即1925年,杯身保存完整。
前一篇:清中期喜鹊闹梅图青花盘
后一篇:宋代石雕菩萨头像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