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召“无量寺”随拍

标签:
杂谈 |
分类: 京外景观古迹风光 |
大召“无量寺”随拍
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大召前街的“无量寺”,始建于明隆庆年间(1567——1572年),是有名的藏佛教格鲁派寺庙。其建筑以汉式为主,兼有蒙古族的建筑风格。
蒙文碑:

门殿:

殿额:

脊饰:

飞檐:

进寺:

殿额:

院中雕马:

重修碑:

大召无量寺重新修葺暨讲经教徒功德碑
大召无量寺重新修葺暨讲经教徒功德碑
大召始建于一五七九年,是呼和浩特地区建造的第一座藏传格鲁派寺院,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为国
家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弘扬佛教,为先忧后乐,利乐为情之业,大召几代高僧培养造就了一批有很高佛学
佛理的人才。使现在的大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大召这处佛教圣地一度也经历了风风雨雨。像一颗璀灿
耀目的明珠曾被尘垢沾染失去了昔日的光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从
一九八三年到一九八六年党和政府先后拔出专款二百余万对大召进行了修缮,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大召重新焕发出
生机比昔日更加灿烂辉煌。重新修葺大召尽快恢复佛事活动始于八十年代初。内蒙古民委干部云志清和扎木苏活
佛,市民委干部马庆祥制定了大召的修复方案。召回在外的喇嘛登记造策,当时仅有的喇嘛同心协力,致有于重
建法幢,利乐有情,无私奉献,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一九八三年间收回大部分召庙财产。同年由内蒙古民委
干部云志清和内蒙佛协驻会常务理事赵计计,在当时副市长云端的大力支持下对大召的山门,天王殿进行了整体
起荐三十到五十公分,这在呼市建筑史上是历无前例的。一九九一年召内自筹资金重塑了东西六殿的佛像,大召
以弘法利生的神圣面貌重新呈现在世人面前。在这里我们特别缅怀老一辈的高僧,福柱,孟子,云林河,存子,
云大招财,云双全,于四子,孟德善,云耀飞,云红旺,云金海,王恩宽,孟经善,张而魁,云存宝,云抬才,
侠力布等。佛学浩瀚无垠,义理根深,大召藏传佛教活动的开展与继承。新一代喇嘛的培养与提高至关重要。为
此,做出主要功绩的是内蒙古佛教协会常务理事赵计计大喇嘛,法名扎德巴扎木苏自幼九岁到大召拜大喇嘛那木
凯为师,学习经文。先后担任过切必勒预备经头等。二十八岁升任到大经头。新中国成立后曾当选为土默特旗的
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土默特旗政协常委,人民法院陪审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赵计计受内蒙民委委
派,修复大召。他决定趁自己晚年精力尚可,先后召收了二十五名待弟,用全部精力对他们口授心传,认真培
养,大部分徒弟通过考试合格,现在能够胜任召内的诵经、跳恰木、祭祀等各种佛事活动。一代传承一代,敲响
晨钟暮鼓,唤醒世上众生,热爱佛教事业的僧众将使伟大的佛法传灯无尽,济度众生。特立此碑表记。
鼓楼:


殿额:

过堂:

殿前供器:

应是奶罐:

刻字:

铜狮:

吉祥八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