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横之术道为依托

标签:
文化星座军事教育历史 |
纵横之术 道为依托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作王禅。战国时期楚国人,因隐居云梦山鬼谷,故称为鬼谷先生,是纵横学派的创始人。他却隐居世外,不为人知。《鬼谷子》一书,又名《捭阖策》,相传为鬼谷子及其弟子撰著而成。
鬼谷子推崇道家思想,认为“纵横之术”也是“道”的体现, “道”的概念,在古典文化中的内涵非常广泛,包罗天地万物。所以,“纵横之术”与“道”存在联系,是不足为奇的。问题在于,有什么与“道”不存在联系呢?既然“天地万物”与“道”都存在联系,那么,鬼谷子的这一观点也就没有了特殊意义。
鬼谷子的思想概括地说:通过游说,使君主接受其观点。例如捭阖、反复、揣摩、计谋等,使游说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发挥。由于其学说以从事外交活动为主,并在春秋战国的特定形势下大放异彩,“合纵连横”,故此,后世把鬼谷子的学说称为纵横之学。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纵横之学属于人类交往的语言艺术。小则用于人际交往,大则可用于国家政治外交活动。纵横学说的这种性质,使其只能应用于一些专门领域,而不能成为一个国家的主流思想。生活中,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很强,哪怕说得天花乱坠,只要他没有做到,就免不了被人所讥笑的。作为国家也是一样,“弱国无外交”,外交活动同样需要国家的实力做基础。例如,清朝末年,任凭李鸿章如何地长袖善舞,最终也避免不了丧权辱国的结果。 这就是纵横学说的局限性。
国家的政治外交活动,需要硬件实力和软件实力作为保证。在此之上,外交还有其明确的目的:第一,推广本国文化,以价值观取得对方的文化认同;第二,维护本国的现实利益,例如经济、政治、安全利益等。
近段时间以来,中美之间爆发了外交冲突。有些人认为,这是美国对中国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嫉妒和遏制。这种观点是比较简单的。中美的这次外交冲突不但是现实利益的冲突,还是文化价值观的冲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利于我国采取正确的外交策略。
所谓纵横之术,即是以战略谋划,外交攻击,驰骋于世间也。皆以文人之姿,不用武力,而纵横于秦末乱世,不费一兵一卒,而有建国立功之劳。这就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也。
纵横术,又叫夏衲持枢术,是具有近700年历史的夏衲家族,分析万物及具有生命特征的一切事物变化本质,并形成改变未来作用方法的技能,是夏衲家族的第二核心技能,讲究“天、时、人、策”合一的共化。
夏衲纵横术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初阶讲述万物变化规律形态的特性与识别方法,中阶为优化现状或改变事物变化轨迹的方法,高阶为掌控各种事物规律变化本质特性的方法。
纵横术对事物的分析方法主要针对五个因素:事物的外在表现形态的“形”,事物变化本质的“意”,解决问题或改变事物变化轨迹的“道”,对事物或者问题的感知与影响、对事物的意识的“德”,以及是否具有恒定的实际效果的“为”。
纵横术,也名钩距之术,又名长短术。纵横术又分合纵和连横,战国至秦汉一些善于游说君王的纵横家,所使用的谋术都都统称为纵横之术。纵横之术”是一种思维术,是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立体思维。纵向思维也就是辩证法的发展观,横向思维也就是辩证法的联系观。
合纵: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一个强国,以战国时苏秦和东方六国为代表。连横:一个强国与敌对国家中的一个或几个结成一个或多个联盟,以此瓦解对方,各个击破,以张仪和秦国为代表。而苏秦和张仪这两个纵横家的代表人物则是出于鬼谷子门下。
纵观历史,我们能知道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师向导。通过阴阳的变化来判断事物的类别,并了解事物生存和消亡的途径方法。计算和预测万物从开始到结束的过程,通达人内心最本质的思想,预见事物变化的征兆现象,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
捭阖的运用非常广,今天先分享关于职场与上司的沟通技巧。与上司沟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关系自己的职业生涯,但是很多人都怕和上司谈话,因为怕说错话而被穿小鞋,那么,与一个高于自己的人说话,首先,尊敬是起码的,这个尊敬的运用不只是口头尊敬的敬语,更体现在思想上的尊敬。
举一个例子,当你有不同于上司的想法,该如何更好地提出来?先顺着上司的意思说,对其表示认同,然后,巧妙地提出一个“不过”。比如:“这个想法好,可以让公司……不过老板你看,我这有个不一样的思路……”
先扬后抑,是对上司的尊重,并以此来提出自己的想法。同样,和下属沟通也是一名学问,因为如果态度过于强硬,会让下属被压得喘不过气,失了斗志;态度太温和,又会被骑在脖子上。
所以,当你与下属意见不同时。如何更好提出来?先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示质疑,然后,巧妙地提出一个“但是”。比如:“我觉得公司应该……但是,你的想法很新颖,下次可以更考虑到公司实际情况,就会很好了。”先抑后扬,是对下属的鞭策,并以此来鼓励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