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取先棒进而图之

标签:
教育情感时评 |

欲取先棒
进而图之
《道德经》中“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意思是想要得到什么,就得先暂且给对方一些东西。在《战国策》中也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知伯向魏桓子索取土地,魏桓子不给。大臣任章就问:“为什么不给他”魏桓子说:“无缘无故的索要土地,肯定不给。”
任章说:“无缘无故向别的国家索要土地,邻国肯定会害怕,贪得无厌的人,所有人都恐惧,您不如给了他土地,这样知伯一定会骄傲轻敌,而相我们这些邻国可以结盟,这样知伯的命就不长了。
《周书》里面提到过“要想打败他,必须先暂时去辅佐他,要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就要先给对方一些东西”。魏桓子听取了任章的意见,就把一个都邑给了知伯。知伯很开心,又向赵国索要土地,赵王拒绝了,知伯就进攻赵国的晋阳,于是韩国和魏国一起联手,再加上赵国做内应,一起消灭了知伯。
在如今这个时代,懂得夸赞别人是一种情商高的表现,真诚适当的夸赞,确实是值得我们去做的一种行为。但是,现在存在的很多夸赞却是一种捧杀,有人说,摧毁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捧杀。
鲁迅曾经说:“骂,倒未必会骂死人;但捧,却是可以致人死命的一法。”作家桐华也曾说:“有人可以将恶意藏在夸赞下,也有人将苦心掩在骂声中。对你好的不见得是真好,对你坏的也不见得是真坏。”
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一聊“捧杀”这一个现象,面对“捧杀”我们又该怎么去做呢?欲取先棒,直接切重了人性弱点,所以几乎无往而不利,战无不胜。这个世上,没有人能对拍马屁无动于衷,只不过拍马屁技巧高低而已。如何拍好马屁, “逢人短命,遇货添钱”。
进而取之,是要诸熟对方心理,辨别对方优缺点,尽可能触及对方的灵魂,以达到目的。对方在欣喜之余,会视你为知己,继续向你袒露心怀,使你不断捕提赞美的闪光点,你的赞美也才更加得体,游刃有余。
赞美贵在自然,它是在待人处世中,一定场景下的真情流露有感而发。任何僵硬、虚夸、做作的赞美,即使是出于真心实意,也会让人反感提防。在待人处世中,有许多人不善于对别人表露情感。满怀谢意,却不能大大方方地说出“谢谢你”,这样就绝对不能把自己的谢意传达给对方。
“捧杀”其实就是一种过分的夸奖或者是吹捧,违背了夸赞本来的初衷,被捧杀者很容易骄傲自满,甚至是会陷入堕落的深渊,最后失败。
如今,娱乐圈塌房的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因为对于那些一夜爆红的明星来说,突然间的到了大量粉丝的追捧,以及大量的鲜花和掌声之后,很多人就开始找不到方向了。粉丝和各种媒体的大量“捧杀”,就会让有的人骄傲自满,于是就开始肆意妄为。
但是,无论是谁,都是一个凡人,明星也只是一份工作,只不过这份工作的特殊点就在于,你站在了一个耀眼的聚光灯下,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你而已。抛开所有的光芒,所有的人都是一个普通人。在这个世界上,不管你是名人还是草芥,都会有被捧杀的危险。那么,面对“捧杀”这一把温柔的“刀”,我们应该怎么去应对它呢?
学会对“捧杀”不那么在意,懂得漠视它,让自己保持一种谦卑且低调的心态,不受他人的影响,有一颗清醒且理智的头脑,往往比什么都重要。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只有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自己的优缺点,知道自己的目标,对自己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价,才不会轻易被他人的“捧杀”所迷惑。只有对自己有所了解,才不会听信他人的捧杀,也不会因为捧杀而骄傲或者堕落。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那些甜言蜜语确实很好听,而且说好话很容易,很多人都会说,脱口而出,轻轻松松,既不让人生气,又不把人得罪,还能把人哄的开心无比。
但是忠言,往往逆耳,说真话不容易,思前想后,权衡利弊,反倒让人误会,甚至遭人记恨,最后把人惹的如同仇人。
所以,忠言逆耳,就显得特别可贵了。中听的话不中用,中用的话不中听,敢说真话的人,是真诚的。如果有人愿意跟我们说真话,我们要学会用心去领受,懂得去接受逆耳的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