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贪欲见好就收

标签:
教育情感时评文化育儿 |

节制贪欲
见好就收
在为人处事中,千万不可以把事情做的太绝。要记得为自己留余地。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儿,大家都说他傻。因为如果有人同时给他五毛和一元的硬币,他总是只选择五毛的,而不要一元的。
有个人不相信,就拿出两个硬币,一个一元,一个五毛,让那个小孩子挑选。结果那个小孩子真的挑了五毛的硬币。那人觉得非常奇怪,就问那个孩子:“难道你不会分辨硬币吗?你不知道五毛的和一块的,那一个能买到更多的糖果吗?”孩子小声说,“:可是叔叔,如果我选择了一元的,下次你就不会再跟我玩这种游戏了。”
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反而是舍小取大的人越来越多。 另外在大多数时候,都要知道:才不可露尽,力不可使尽,要学会给自己留张底牌。不能像技穷的黔驴一样,被真正有实力的老虎一口吃掉,那才真是可悲可叹。
在为人处世中,一个人不可能把所有的好处都占全,如果真要那样的话,也就没有人与你打交道了。不管是谁,虽都不满足已取得的好处,但在志得意满时,要见好就收,先保住已有的战果。因为在生存竞争中,追求百战百胜,不如最后一胜,唯有最后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
常言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处世当中,保住既得利益,有时比重新争夺更困难。当然,对于处世高手,世上原本就没有什么困难之事,只要懂得“节制贪欲、见好就收”,时刻提防别人,万事皆不在话下。
但世界上最不容易被填满的,就是人的欲望,当你己得到某样东西时,总希望能够得到的更多。这就是人的贪欲,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但如果你懂得适可而止的话。应见好就收。
淡然处事,都要留有余地,因为你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就像打牌一样,一个人不可能总是得手,都会有阴沟里翻船的时候,所以见好就收,便是最大的赢家。
人情也如此,比对你身边的朋友,时间长了,你会发现,越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越容易反目成仇,再看看你身边的情侣,越是终日厮守在一起的情侣,越是容易大难来时各自飞。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北洋军阀鼻祖、中华民国大总统,叱咤中国政坛,风云一时的大人物。他出生在河南项城县一个世代官宦的大家族。父祖辈多为清朝显贵,权重一方。袁世凯早年科举不第,又逢清季兵燹,便弃文投军,依附淮军将领吴长庆门下。
大清藩属、朝鲜内乱,求助于清庭,袁世凯即随军入朝平乱。驻朝期间,袁世凯头脑灵活,办事机敏、干练,表现出较高的外交、军事才能,颇为清庭朝野瞩目。此时,袁世凯受李鸿章保举,为驻朝总理大臣。
随着位高权重,受清皇室排挤,袁世凯被迫下野,隐居彰德府(今安阳市)洹上村别墅——“养寿园”。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受国内外形式所迫,清庭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由其出任总理内阁大臣,主持军政。革命当前,袁世凯深知清庭气数已尽,无可挽回,便联络全国革命势力及其旧部,倒戈一击,逼迫清帝退位,实行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因促成共和有功,当选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随后不久,被推举为中华民国首任总统。
1915年12月宣布恢复帝制,建立中华帝国,并改元洪宪。1916年3月22日,内外交困,被迫宣布撤消帝制,恢复民国。1916年6月6日,因尿毒症不治,死于北京,时年57岁。
纵观袁世凯一生,就是不懂得“节制贪欲、见好就收”, 而是“贪欲不遏,自毁人生” 的典型人物。
春秋时期,范蠡和文种帮助越王勾践复国之后,范蠡带着西施泛舟西湖,终于抱得美人归,而同有大功的文种,却成就了一个著名典故“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北宋时期: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罗彦环。帮助宋太祖赵匡胤建国后,杯酒释兵权,后都归隐,也算是功成身退。
有一首歌词:“怎么去拥有 一道彩虹,怎么去拥抱 一夏天的风,天上的星星、 笑地上的人,总是不能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