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而优则仕

(2023-03-05 09:14:19)
标签:

健康

教育

时评

文化

育儿

学而优则仕

学而优则仕

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人学有所成,考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

学而优则仕,被历代读书人奉为金科玉律,而这又与隋唐以来的科举制度融为一体,逐渐地形成我们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进而做官,可以说是历代才子、智士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经之途。

不论子夏的本意如何,这句话还是很深刻地反映出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学习和实践尤其是和做官的关系,知识分子和执政者的关系。这样一种关系,作为一种道德观念非常圆融地支配着人们的日常和社会生活。

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君子的称谓,都鲜明地体现出这种不仅关涉个人修为,同时关涉面向黎民百姓心系天下的价值取向。也正是以这种深厚的儒家文化为背景,知识分子和执政者的两种不同的社会角色才得以融为一体,并促成了中华文明的发展、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

在市场化的今天,学而优则仕所代表的传统精神几乎沦落为权力和学术之间的某种交易。在这里面,我们既没有看到知行合一意义上的学仕关系,也很少看到修身治天下意义上的学仕关系。

归根结底,传统儒家文化所主导的道德观念的衰落以及功利主义的盛行,让人们难以在其位而谋其职,让人们不仅难以在自己特定的岗位上有所坚守,更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其他可以带来利益的领域。我们用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国家用二百年才完成的现代社会转型,急剧的社会变迁难免会导致某些信念与秩序上的失衡。唯有更清醒地认识我们的处境,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前进。

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道荣枯有数,得失难量。若说人生如棋,则手起棋落间,每一步皆是泽。在生活中,常常能看到很多人收集了各种学习方法,读书清单。却从不观看,只是收藏,我们也有借口去解释:我时间太紧。我以后肯定有时间去看,先收藏再说。一切不过是借口罢了。

曾有人说过:看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成就有多高,就知道他在这个领域投入有多少。学习也是如此,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是一件要躬行的事,把学习当作一场投资,摘取你需要的,适合你的,明确学习的方向与目标,才能让我们在数据化的流沙时代,扎稳脚跟,开出枝繁叶茂的人生。

学以致用,方为其道。若说人生是一场博弈,则手起骰落间,属于你的输赢已定。以时间为骰,属于你的筹码,正在决定你的输赢。作家杨绛曾说过:使你成为今天的自己的东西,从不是物质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你的选择权

作为农村的孩子,人生的每一次大考,有时候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是我们翻盘的唯一可能。决定你是打工还是继续上学,决定你是农民还是白领。这不经让我们想起了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他出身农村,却因为想要改变农民的命运,高考考了三次。在比别人投入多三年的时光里,其中心酸大概只能回忆,不想品尝。于他而言,这三年便是一种投资。

他曾说过:他相信奋斗与坚持的力量,别人花了十年完成的事,大不了他花四十年。大概有些许自嘲,却可看出他的成功之道。一时间为筹码,他赢了命运的梏缚。他用三年时间,获取了人生的更多选择权,在随后的北大学习中,他学以致用,方才有了在美国上市的新东方。

让学习成为一种投资,用自己的时间筹码,让自己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唯愿你人生的每一步都学以致用,成其灿若暖阳的光明未来!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 “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至今也仍然值得我们 吸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