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家思想内核

(2022-12-10 11:10:41)
标签:

健康

教育

时评

文化

历史

道家思想内核

道家思想内核

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源于黄帝,集大成于老子,发扬于张道陵天师,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书法、美术、体育、史学、商业、军事等等影响极为深远。

春秋时期,老子总结了古代道教的精髓,形成了完整的道教理论体系,表明道教已经正式形成。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 “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可以简单概括为 “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

汉朝初期以道家思想治国,成就了文景之治。唐朝,尊老子为祖先,奉道教为国教;道家才人辈出,造福社会四方。纵观中国古代史,道教与中华民族是同呼吸、共命运的。尤其是道家对善的宣扬,在历史上是起着带头作用。有善书三圣经之誉的《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和《关圣帝君觉世真经》,都是道教圣典。其中,《太上感应篇》还被誉为善书之祖。可见,道家的,影响深远,别具魅力。

道家讲善,主要是讲修德。修德要修到,行善后而没察觉的境界。德有上德和下德之分。上德,无为而无不为,即无私心,不带功利性地随本分行善事;下德,有为而有以为,即常计较,带有功利性地做好事。修德是道家的根本。道家劝人们行善,要从身边做起,且不带功利心,不计较得失。将行善培养成一种生活的习惯。道家认为,上德可以修身齐家睦乡治国平天下。

道教大宗师吕洞宾,被尊称为吕祖。他在其著述中讲修仙飞升,首先必须积阴德、行善事,生出纯阳之气,飞升才有可能;如果行善后,就到处宣扬,则是积阳德,不生纯阳之气。修仙者若无功德善行,只会沦为一场笑话。他讲修丹,必须修德。不修德而炼丹,往往会生幻丹。幻丹不真,终身自误。他说:从来古仙入道,都从积德上起。积德者,心必不动;积德者,口必自闲;积德者,心必能正;积德者,念必仁慈;积德者,事必公正;积德必孝,积德必忠,积德必友,积德必慈。朝朝暮暮,打束心神,求为善人。

吕祖的故事告诉我们,道教里修仙炼丹盛行后,修德依然是第一要务。阴德,即上德;阳德,即下德。上德之人,人前背后言行一致,不欺暗室,不愧屋漏,可以慎独。下德之人,行善功利心重,斤斤计较,念念不忘,是小善。至于虚情假意行善,做做表面文章的,那就是伪善了,所以《道德经》说: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经第五十四章》讲:善,建立在上,才不会从内心中拔除;善,拥抱在上,才不会从内心脱落,道德之下行善,子孙绵延,家族兴旺。把这种自然之善,用在自身,他的德性就是纯正的;用在自家,他的德性就会感染家人;用在本乡,他的德性就会受到尊崇;用在自邦,他的德性就会兴邦;用于天下,他的德性就会普化天下。所以,自身修善,就能了解别人也能修善,自家修善,别家也能修善;本乡修善,别乡也能修善;天下修善,则知天下已太平了。

可见,无为而治,就是与世无争,积德行善后加以影响感化;就是以德治国,德化天下,达到天下太平。

 

综上,道家的善,是个人的修身养性,是人际的和谐相处,是人生的理想追求,是社会的太平安宁。行善积德,与世无争,自求本心,顺应自然,融合大道,是为道家之善。

2022-12-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知音
后一篇:阴德阳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