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道与德

(2022-12-03 18:10:50)
标签:

健康

教育

文化

星座

历史

道与德

道与德

道和德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可以描述为的关系,道的呈现是为德,德的内在则为道,故而德就是道,道就是德。《道德经》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又曰:“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代表老子的创世观。道是宇宙万物创生的根本驱动力量,是宇宙万物诞生的源头。道是形而上的,属于超越界。代表老子的世界观。德是宇宙万物运行的根本驱动力量。

道为体,德为用;道创生,德畜养; 是整体,是部分;是客观的,是个人的。为阴,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为阳,由而生,看得见说的清真实不虚。的存在状态是,代表可能性;的存在状态是,代表存在性。有和无互化互生的和谐体。《道德经》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无相生。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每个人对道与德的理解都不同。在老子眼里,道与德,越高越简单,越低越庞杂,因而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颇有点像金字塔,从上至下铺下来,越往下越复杂,到人这一层面,道与德已具万物之象。

而中国的文化,就是来源于对这种的认知和领悟。包括天象、地象、人象。天、地、人,古人谓之三才,因而也可统称为三才之象。相对应的,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其显象,就是德。据《易传·系辞下》记载: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三才之道的显象,就是其性,《易·说卦》这样描述: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即是说,天德是阴与阳,地德是柔与刚,人德是仁与义。对天而言,天无德,会阴阳失调,天道崩坏,苍穹尽空;对地而言,地无德,会刚柔不济,万物凋敝;对人而言,人无德,就会仁义丧尽,天灾人祸降罚之。

因而,古之圣人将天文、人文演而化之,就形成了人的文化。据《周易》记述:天生神物,圣人执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

圣人对的演化最终形成各种典礼制度,使在人中不再抽象,而是具有了具体的行为标准。道家是,佛家是,儒家是仁义礼智信。这些的标准,已经成为一种普世价值。荀子在《劝学》篇云: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其实,中国数千年各朝代的历史,都在演绎着什么是以及的重要性。譬如夏商周的兴亡。大禹因治水之大功德而建立了巍巍大夏,却因夏桀的残暴无德而覆没;连对鸟都网开一面的成汤,因仁德齐天,创立了商朝,后因商纣的乱德暴虐而灭亡;文王、武王因重仁德,诸侯依附,万民归顺,仅以数千兵马即灭了强大的商朝,并建立了著名的周礼,影响至今。

一个个朝代兴衰的历史,无不在诠释着什么是?为什么只有有德者居之?为什么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朝代的更替如此,人的权位富贵亦如是,皆是随德而来,无德而不得,失德而散尽。这就是。德对任何生命都至关重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功德福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