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功德福德

(2022-12-03 13:37:03)
标签:

佛学

健康

教育

文化

星座

功德福德

福德

作者/黄希庆

学佛之人,在赞叹别人之时,常说到功德无量,有时也说福德无量 什么是功德和福德呢?功德:修行所得,谓之功德。修行有功,身心清净就是德;灭除内心的蠢笨拙愚是功,智慧显现就是德。德行是从智慧中流出的

也就是说,功是修因,德是果报,有真实的修行,才有真实的果报。比如讲:我们因戒得定,持戒就是功,得定就是德;我们由定生慧,修定就是功,开慧就是德。回向偈里常讲: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一个人如果没有功德,又拿什么去回向?回向,就是修行者完成善行时,回思此行的功使其达成某一崇高的境界

功为善行,德为善心。心行合一,名为功德。《道德经》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越是不计回报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就越是大,而不执着于回报,始终持守内心的那份清静,就是功德。

功德不等同于利益。比如很多信佛人误以为积功德是到庙里施舍金钱,诵多少卷经文,做多少件好事,积累到来世可以换取相应的福报,这种善功福德,不是功德。功德是通过修行而获取的体,福德等于金钱,金钱能用完,而体会不会隐没体会是从自己学佛的过程中感悟到的做人真谛。

福德指福分、福气也可以理解为福报通过积累功德,便可以获得福德。在古人看来,多做善事会有五种福德,即长寿、富贵、康宁、所好德、多子孙。对于修行者来说,行善得到的福德可以让自己长生久视。善事做多了,自己会变得身体康健、内心坦然,处世淡然。正所谓前人种树,后人乘凉,积累阴德和功德,也会让自己的子孙承蒙祖上荫庇。

何为积功德?有的人一辈子都在做好事,比如:修建了很多寺庙供养无数僧人的梁武帝,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一句毫无功德。到底什么才是积功德呢?达摩曰:见性曰功,妙用曰德;功成德立,在于一念。简单来说,所谓的功德,就是智慧与慈悲相结合的结晶体

功德的大小并不由事件的伟大和渺小所决定,而是在于人的有时候一件小小的事情,只要境界到了,也能够积攒很多的功德。比如说放生一条鱼,如果心中只是觉得这条鱼可怜去放生它,这得到的不过是一点点的福报而已,根本算不上是功德。要是以更广阔的眼界,慈悲的心去放生这条鱼,积的福报就多。

积功德又有什么用呢?因果轮回是佛学中常说的,前一世的因,结成了今世的果,今世的果,又成为下一世的因。今生过得不圆满,兴许是上一世留下了太多的恶,下一世要是想安稳一下,今生就要积功德,多做善事。积功德不仅能给下一世形成一个好的因,子孙后代也能够享受到自己行善的回报,是一件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一心向善的人,要尽可能的多做这些事,给自己的下一世种一个善因,也给子孙攒下福报。

真实的功德,其实就是清净心,佛经上讲心净则土净,只要我们能够修出清净心,远离一切妄想,功德就自然显现在眼前。我们去寺庙里,常常看见有个装钱的箱子,上面写着功德箱。其实这是错的,哪里有功德?应该叫福田箱才对,投钱的人是来种福田

福慧双修,就是功德、福德都要修。佛经上有个故事讲: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功德是指功业与德行。功是善行,德是善心。简单来说,功是一种力量;德是一种修养,把修养升华成一种力量(即智慧)去帮助别人,称之为功德。从本质上讲,功德是利他的,是精神层面的,是摸不到看不见的,无为而为的智慧。发心为他,不求图报,其果报是功德。功德不等同于利益,不能将功德视同财物一般。

福德是可以自己与他人受用享受的,比如金钱、房屋等;而功德是自已受用的,修持清净心,可以让福德转化为功德。功为善行,德为善心。心行合一,名为功德。努力行善,通过行善累积自己的德行,就叫做修功德。功德不等同于利益。

一个人,功德做得好,祖先子孙会得到福报,这些虽然看不见,却都是真的。一个人一生唯一的目标,就是使自己的德行充足,使自己的修养提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立地成佛
后一篇:道与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