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地人三道命理

(2022-12-04 09:15:50)
标签:

健康

教育

历史

文化

星座

天地人三道命理

天地人三道命理

作者/黄希庆

《说文解字》中说: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三横一竖,是一个字,这个字中的三横分别代表天道、地道、人道。一个人如果能够同时贯通天道、地道和人道,让人与天地自然和谐发展,则可内圣外王,成就一番大作为。

那么何为天道?何为地道?何为人道呢?心学大师王阳明曾经用三句话,道破了这三者的奥妙,一个人若能悟透,受益匪浅!何谓天道?读过《道德经》、《易经》等书的人,就会知道天道是自然的规律,是宇宙的最高法则,可这法则具体是什么,又如何去参透它呢?

王阳明曾说:道即是良知。良知原是完完全全,是的还他是,非的还他非,是非只依着他,更无有不是处,这良知还是你的明师。良知就是人的天性,是宇宙的最高法则。一个人如果能够依凭良知行事,就是按照宇宙的最高法则来行事。天性,就是人先天具有的固有属性;指人生来就具有的性情、品质等。

天地生育万物,人是自然之子;天道,自然也就蕴含于人心之中。心学的一大真谛,就是内心力量的源泉。遵循自己的良知,就是不刻意,不强行违逆自己的内心,跟着内心去走,顺其自然,做真实的自己。

王阳明出生在诗书之家,从小衣食无忧,富贵荣华,本可富贵安稳过一生,但是,他立志读书做圣贤,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诸多磨难,先是科举落第,后来仕途不顺,因直言上书,遭人陷害,不仅被廷杖四十,还被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恰恰是在艰险的环境中,王阳明能够有时间静心思考。在龙场安静的山洞里,王阳明结合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使他忽然顿悟,认为心是感应万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题。为王阳明之后提出知行合一奠定了基础,也为此后提出的致良知提供了思想内核。他认为,圣人之道就是良知,想要成为圣人,就必须致良知。至此以良知为宗旨,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三大核心内容的心学被确立下来。

从王阳明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致良知,遵循本心并不是我行我素、恣意妄为,而是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是一种骨气和硬气。大起大落间,他却从容淡定,能够顺其自然、不动心,从被贬流放到“龙场悟道”,再到后来与程朱里学的抗争,都是在低谷中实现的涅槃重生。他都遵循自己的内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做,最后他也成为了名誉古今的圣人。

比如,你坚持创业,大家都在否定你,很多人面临这种情况可能就会因此质疑自己,改变自己的想法,但有些人却能够遵循自己的本心,坚持做自己觉得对的事,他们认为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再比如,你跟别人去吃饭,发现地上有一个厚厚的钱包,拿了也没人知道,但你内心却隐隐觉得这是不对的,有的人可能会压制住这种感觉,悄悄拿了钱包就走,有的人却能够遵循本心,把它交给饭店的服务员,让自己内心变得光明。

再比如:只要有人喊,是饭局皆参加,从不考虑回报。总是怀着“吃孙喝孙不敬孙” 的态度去应承。拿别人当傻子,这种自私之人,缺乏中国人互助互助的良知这就是致良知,也是天道,一个人若能良知清澈,定会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清楚地作出判断,这也是很多人能够成功的关键。

天地人三道的运行,在人的正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何谓天道酬勤,地道酬德,人道酬诚?

天道酬勤:取典于《周易》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息。”,“天”指“上天”,“道”指“规律”,“天道”可以引申为客观的规律;“酬”可解释为“实现志愿”,即酬答、回报,“勤”为“勤奋”。就是说“天意厚报那些勤奋的人”。

地道酬德:出自《周易》卦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道德经》有云:大丈夫居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实,不居其华。专业与文化积淀是土壤,思考与行动是标尺,将大智大勇用宽广的胸怀包容,承载万物能负重,道通德厚,无怨无恨,无边无际,可以成就自我职场中心态的平衡,可以让工作更持久的得到认可。

人道酬诚:《中庸》里讲:诚之者,人之道。诚,是对做人基本价值的追求、是否还称得起为人的底线。具体就是要做到诚身,以至诚立身行事,先学做人,后学做事;诚言,说话要真诚,以诚待人,以诚行事,不说谎,不失信;诚心,真心诚意地对待工作,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诚孝,以恭敬的心,侍奉父母,使父母衣食无缺,心宽康泰,自己做事做人要端正,父母有了错,也要婉转的指出来,这样才能不妄为人。如果一个人不诚实,失去了别人对自己的信任,就失去了比千金还宝贵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道与德
后一篇:德行见人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