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言两语的摘抄之四百四十四(育儿)
(2022-09-22 10:08:28)
标签:
摘抄育儿教育王人平 |
分类: 摘抄 |
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背后都有可以理解的原因和需要学习的技能,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
一是去关注导致孩子问题出现的那个因,给孩子更好的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和成长环境,对孩子的真实需求给予更积极及时的回应;
二是发展孩子克服这个问题需要学习的技能,提升孩子自己解决自己问题的能力和信心。
——王人平
所谓孩子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根本就不是问题,而是孩子的成长,是孩子那个年龄阶段就该有的样子,只是因为受制我们自己的局限和无知,把孩子的“成长”视为问题。我们在解决孩子这些“问题”时,恰恰制造出了真正的问题。
即便是那些真正的问题,来源也多与父母有关:一、对父母行为的模仿。孩子是以父母为榜样的,是父母的镜像;二、对父母行为的反应。父母对孩子行为的不当反馈导致孩子的行为出现问题。三、对父母关系的投射。孩子为了维持父母间的关系去做问题的制造者。
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作为父母,先不要急着批评和惩罚,更不要逼着几岁的幼儿、儿童去派出所“自首”,想想孩子的表现真的是问题吗?如果是,那这些问题中哪一个不是我们直接和间接导致的呢?我们接下去做哪些改变可以影响孩子呢?
——王人平
每一个逼着几岁幼儿、儿童去派出所“自首”的父母,其实都是在向世人表达和标榜:你们看,孩子犯错跟我没丝毫关系,都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我是严厉的、负责的、高尚的。这种借助外力和强权,通过恐吓来惩罚孩子的方式,不仅无助于孩子内在的自省、觉悟和成长,还给孩子制造了深深的羞愧感和负罪感,贴上了“坏小孩”的标签。
父母要觉察到,孩子的行为和表现,恰恰是我们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的结果,我们自己才是那个问题的“因”。只关注孩子的行为和表现,而对其背后的动机、原因和真实需求视而不见、漠不关心的做法,所反应出来的,恰恰是父母自身在教养方式上的无能和对亲子关系的漠视。
——王人平
说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是本人多年来读书的摘抄,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内容真真是三言两语、林林总总,曾经试图分类终因懒惰而作罢;另外,为了语句的通顺,个别摘抄做了一点点修改;这些摘抄中不免会有重复的内容,还望见谅。
郑重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中的内容具体出处都没能记录,首先要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抱歉!另外,还要强调,本博客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