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言两语的摘抄之四百四十二(育儿)
(2022-09-22 10:06:27)
标签:
摘抄育儿教育王人平 |
分类: 摘抄 |
大人们常常用暴力手段去教孩子文明表达,用失控情绪去教孩子心态平和,用粗鲁的方式去教孩子礼貌,用听话服从去教孩子独立思考……然而,孩子最终是通过父母做了什么,而不是说了什么来学习的。期待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让自己先成为这种人;期待孩子有什么改变,让自己先成为那个改变!
——王人平
父母总习惯把孩子的行为问题作为教育的起点,采取各种办法去惩罚、教训孩子,其实搞错了逻辑,颠倒了因果。孩子问题多是父母榜样示范、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导致的结果。比如喜欢打人可能是模仿父母,可能是吸引关注,可能是不懂表达等,回应孩子的真实需求,提升孩子的技能是解决之道。
——王人平
孩子的每一种情绪背后都有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之所以常认为孩子是“无理取闹”,或因观察不够,或因缺乏同理心。孩子的哭闹是表达情绪、缓解压力和重新获得内在力量的重要方式,背后的动机几乎都是源于其内心对爱的呼唤,对关注的寻求,对安全感的确认,对独立的渴望。真正把爱作为筹码用来要挟的,恰恰是父母自己。接纳情绪、认同感受、承认愿望,是亲子沟通的基础,所谓情不通,则理不达。真正意义上的沟通就是能透过孩子的行为去关注孩子的感受、动机、意愿,对孩子的真实需求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当父母能为孩子创造出一个安全的、被尊重和信赖的环境,接纳孩子自由释放压力和表达自己情绪时,不仅能激发出孩子自我修复和自我成长的能力,帮助孩子归于平静和理性,更让孩子在父母稳定的情绪示范和无条件的接纳中,构建起安全感、归属感、价值感和良好的亲子关系。
——王人平
我们常常说要“爱人如己”,如果没有“己”,没有“自我”,做不到悦纳自己,便没有力量去接纳、滋养和爱别人。作为父母,我们给不了孩子我们没有的。唯有先做到自爱、自尊和自信,才可能给孩子全然的接纳、尊重和信任,而不去孩子身上刷存在感、掌控感和价值感。
——王人平
说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是本人多年来读书的摘抄,来自于书籍、杂志、报纸、网络……内容真真是三言两语、林林总总,曾经试图分类终因懒惰而作罢;另外,为了语句的通顺,个别摘抄做了一点点修改;这些摘抄中不免会有重复的内容,还望见谅。
郑重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所有的《三言两语的摘抄》中的内容具体出处都没能记录,首先要向原作者致以诚挚的抱歉!另外,还要强调,本博客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