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董宇辉:每一个励志故事,开头都是悲伤的
(2022-09-09 09:28:29)
标签:
生活 |
分类: 生活、励志 |
做一件长远的事情,最大的意义,不一定是提高了多少上限,而是替你规避了很多人生的下限。
01
董宇辉火了之后,不管是专家,还是普通人,不管是自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都在分析董宇辉的方法论,仿佛一夜之间,人人都知道了他的成功密码。
新榜研究院执行院长夏之南说得好:
“假如一个月前,哪怕一周前,你们洋洋洒洒分析的这些,董老师和新东方为什么一定能爆的方法论,我都努力点赞。
但直播间还是那个直播间,董老师还是那个董老师,只是今天他突然爆了,所有方法论就出来了。
可是,他们并没有变啊,一周前在大家眼里的那些不合时宜,一周后就变成了打造爆款的方法论,这是不是很可笑?”
02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董宇辉不是最近才用这种方式搞直播的,他一直都是这种方式,他用这种方式搞直播,已经足足半年了,“好多人说,你是怎么突然想到这么讲产品的?我听了有些难过,我过去6个月一直都是这么讲的,你咋不来呢?”
在半个月之前,用这种方式搞直播的董宇辉,其实一直不招人待见,
很多观众都在直播时骂他:
“不好好卖货说什么英语。”
“我是来买东西的,不是来学英语的。”
“你说这些有什么用,我只在意价格。”
“这种长相做什么直播。”
“能不能找个好看的主播,新东方没人了吗?”
董宇辉为此很郁闷,他一度觉得自己可能真的不适合搞直播,“以后要是做不下去了,我可能会选择去支教。”
03
李佳琦开始做直播的时候,怎么也火不起来,后来不知道是谁,把他直播时喜欢说的那些金句,比如“oh,my god”,比如“这也太好看了吧,买它买它买它”,剪辑成短视频发到了抖音上,然后莫名其妙就引起了疯狂传播。
董宇辉的爆火,跟李佳琦的爆火一样突然。
就是6月9日那天,有人将他“双语卖牛排”的直播,剪成短视频发到了抖音、b站等平台上,然后莫名其妙就引起了疯狂传播,当晚董宇辉的微信就“炸”了,朋友们纷纷给他留言说:“你火了。”“抖音上都是你。”
好几家媒体采访董宇辉时问道:“你觉得你走红是偶然还是必然?”
董宇辉回答:“不得不承认,确实是偶然。我过去6个月都是这么讲的,但是并没有火。”
媒体又问董宇辉:“你觉得是运气更重要,还是努力更重要?”
董宇辉回答:“运气。我之前也这么努力,为啥没火呢?”
我为什么要写董宇辉呢?
其实就是想说一句话:努力决定一个人的下限,运气决定一个人的上限。能力决定一个人的下限,运气决定一个人的上限。
04
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清北毕业生,越来越多的欧美留学生,开始竞聘中小学老师,开始竞聘大城市城管,开始竞聘乡镇公务员,比如2020年深圳中学新招了71名教师,这71名新招教师,最低都是硕士研究生起步,而且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其中北大17人、清华16人、留学海归21人。
很多人对此非常不理解:“为什么清华北大毕业的,为什么哈佛耶鲁毕业的,要去报考普通城管?要去应聘中学老师?收入也不见得有多高,社会地位就更别提了。”
其实这还不简单吗,因为他们如果应聘其他工作,收入和社会地位可能会更低。
大V黄斌说得好:“很多家长错误地认为,好好读书就可以发大财出人头地,好好读书就可以打破上限的天花板,其实读书不是为了冲击无尽的上限,而是为了提高我们生活的下限。”
05
我们大部分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
“考上大学就轻松了。”
“高考就是鲤鱼跳龙门。”
“现在好好读书,将来挣大钱。”
“现在好好读书,将来当大官。”
好像只要一考上大学,或者一考上好大学,我们就可以实现阶层跨越、逆天改命。
通过读大学实现阶层跨越,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植入,这会导致很多人的期望过高,当现实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时,他们就会非常焦虑非常痛苦。
大学毕业证=跨越阶层,放在30年前,这句话还勉强可以成立。
现在读了大学,别说实现阶层跨越,能在父母的基础上往上走个一两步,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以普通人家的孩子,就别奢望通过读大学一步登天成为马云了,成为马云成为李佳琦成为董宇辉,都是需要“运气”的。
读书决定不了你的上限,读书只能决定你的下限,运气才能决定你的上限。
06
教育本身就是来托底的,至于你能达到什么样高度,获得什么样的成就和财富,其实取决于你的运气。
我打个比方,比如2014年你从清华毕业的时候,有两个公司给你递来了橄榄枝,一个是乐视,一个是字节跳动,你会选择哪一个?
很多人估计会选乐视,因为乐视正如日中天,而字节跳动不见经传。
但选择乐视的人,如今已然“中道崩殂”,而选择字节的人,现在便是“开国大臣”,很多年薪都是千万起步。
所以还是那句话:读书只能决定你的下限,努力只能决定你的下限,能力只能决定你的下限,它决定不了你的上限,决定你上限的是运气。
正如雷军所说:“小成靠勤奋,大成靠机遇。”
所以我们不能对读书寄予过高的期望,不能对努力寄予过高的期望,凡事尽力而为,而后顺其自然就好。
07
我当然不是宣扬什么读书无用论。
读书很有用,上大学很有用,读书上大学虽不能决定你的人生上限,但是能决定你的人生下限。
前几天看到一个网友说了这么一件事:“我是一个农村出来的孩子,我也认为读大学和不读大学区别在于下限。我们村同一批次的同学有33个,但读大学的只有6个,其余的都是念完初中或高中就没读书了。读大学出来的6个人,混得最差的也在我们镇开了一家快递店,最好的也仅仅是在一家工厂做副经理,每人都买房结婚了。但没读书的27人呢?有9人现在还没结婚,4人天天赌博,2人被关在牢里,工资上万的也有4人,但生活很累,孩子一大堆。所以我觉得上大学的作用,其实并不是提高人生上限,保证人生能多辉煌多成功,而是在提升人生下限,让你的人生不至于那么凄惨。上大学未必能让你飞黄腾达,但至少可以提高你人生的下限。”
所以作为普通人,相比于追求上限,还是守住下限更为重要。
08
关于努力和运气,董宇辉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人没有办法预见未来,人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拼尽你所有的努力去创造未来,得到了是你的运气,失去了是你的命运。得失不要看得太重,看太重,你就会哭,你就难受。”
确实如此,做一件长远的事情,最大的意义,其实并不是要替你提高多少上限,而是替你规避掉很多人生的下限。
但遗憾的是,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根本不明白“下限”的重要性,所以总想着要刷出人生的“上限”,但这些一门心思追求“上限”的人,最后往往连“下限”都丢了。
而那些力求先做好“下限”的人,那些不断持续提升“下限”的人,不知不觉之间,他们的“下限”已成了别人的“上限”。
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所谓人生,其实就是保下限追上限的过程。
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要成天琢磨如何才能跨越阶层,先把当下的“下限”守住了再说,先把当下的“下限”提高了再说,专注在可控制的事情上,那些不可控制的事情自然就会往好的方向走,就像董宇辉一样。
(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6207222818046000&wfr=spider&for=pc)
郑重的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