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孩子闹情绪时,用这4句话安慰他,只会越来越糟

(2022-09-07 10:28:19)
标签:

育儿

教育

分类: 育儿、教育

钱志亮

人们都说:孩子的脸就像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安抚孩子的情绪,是家长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问题。

然而,很多父母安慰处于情绪低谷的孩子时,常常因为不恰当的表达而造成反效果,比如有的小孩越被安慰,反而哭得越大声。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和大家深入讨论:在孩子闹情绪时,有哪些话家长要慎说。

01事后诸葛亮

我早就跟你说过……你就是不听!

很多孩子遇到伤心、难过的事情之后,父母最容易脱口而出的一句话是:我早就跟你说过......”

有个朋友曾坦言:被人安慰时,最不想听到的话就是这句话,它没有任何安慰的作用,反而是在表达积怨。

类似的话语还有:

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你就是不长记性。

你当初听我的就没这么多事。

这些言语所表达的含义有三层:

第一层:羞辱与嘲讽。在孩子的伤口上撒盐,让孩子更加后悔其所作所为。

第二层:推卸责任、划清界限。后果是你自己造成的,我已经提醒过你,让孩子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之中。

第三层:用孩子的失败来证明自己的先见之明,彰显父母的权威。

有个小孩放学后与小区的小伙伴起了冲突,大打出手,在推搡中摔倒,胳膊蹭破了皮,当他哭哭啼啼回家时,妈妈又急又气:

我早就跟你说过别跟他玩,你就是不听,你说你活不活该?

相比安慰与心疼,妈妈言语中藏着的冷嘲热讽更明显,孩子受到打击和伤害之后,还要再承受一份羞愧。

犯错后的孩子,心是向父母敞开的,渴望来自父母的安抚,但是这样一句带刺的话,深深刺痛了他们的心。

02否定孩子感受

不就是没啥大不了的

安慰孩子时,父母最容易犯的错就是看轻孩子所承受的痛苦。

孩子非常难过,大人却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曾经在医院遇到过一对母子,孩子刚刚打完针,哭得撕心裂肺,紧紧抓着妈妈的衣角不放。

妈妈低声哄了两句,见孩子哭个不停,也失去了耐心:

行了行了别哭了!

你看看旁边的妹妹比你小,人家说疼了吗?

这么多人看着你,丢不丢人!

孩子在用哭声传递一个信息:我还没从害怕和疼痛中缓过来,他渴望妈妈的理解与共情,但妈妈的反应无疑让他很失望。

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太常见了,当孩子因某件小事而情绪低落,大人的回应常常是:

不至于吧?小事而已!

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别放在心上,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每一句安慰都在提醒孩子:你的感受不重要,你的感受是错的。这无疑是更加伤人的。

小孩子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多时候,我们只要耐心地安抚,不需要多长时间,他自己就能走出来。

然而,父母总是否定孩子的真实感受,孩子想要释放的真实情绪就被活生生地堵回去了,很多孩子还会为情绪的出现感到羞耻。

让孩子闹情绪的事情大多虽然都是小事,但是他们内心的感受却是真实的。如果痛苦可以量化,孩子所感受到的痛苦其实一点也不比大人遭受打击时的痛苦少。

所以,即使是小孩,安慰时,也最好不要主观臆断或轻视否定他内心的感受。

03喜欢讲大道理

你应该这么做......”

当孩子进入负面情绪之后,他们最需要可能并不是解决的方法或策略,而是希望自己的感受能被看见、被接纳。

有位学生竞选班干时落选,很受打击,放学回家,一直闷闷不乐。

爸爸知道后,开始给孩子分析原因:班干选举也看人缘,同学这次没有选你,说明你自己平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我看肯定是因为你平时太固执,脾气又不好,得罪了不少同学。

见儿子一直低着头不说话,他又补了一句:没选上也好,你以后就专心搞学习。

儿子默不作声,转身就将自己锁在房间。

爸爸也许认为这些话很有道理,但对于正在处于情绪低谷的孩子来说,这样做是白费力气。

当孩子对我们诉说心事时,我们总是下意识地给出诸多批评和建议,但这并不是孩子内心想要的回答。

我的建议是,在孩子情绪激动时,最好不要跟他讨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和没达成目标的员工沟通时常说:

我不是来评判你的,我是来支持你的。

我们与闹情绪的孩子沟通时,也应该抱着这样的心态。

就像上面那个落选的学生,失败的原因,孩子心知肚明,他不需要爸爸絮絮叨叨地分析问题、说教。

他只是需要家人的情感支持,也许是一个拥抱、一个摸头的动作、一句真挚的关心.....就能带来巨大的安慰力量。

04空洞的安慰

你肯定可以的!

安慰孩子,至关重要的一步是鼓励,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鼓励并不能真正地抵达孩子内心。

在某档节目中,有个初中的女生告诉父亲,自己的数学学习非常吃力。

虽然她很想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数学课,但在课堂中却力不从心,她无奈地说:班上有些同学数学很厉害,我一辈子努力,都追赶不上他们。

爸爸听完,安慰女儿说: 别人能行,你也行,爸爸相信你。

这种安慰,乍一看没有任何问题,事实上,却是在暗示孩子:学好数学,并不是难事,你肯定会做好的!语气中全是对成功性结果的指向。

当孩子反复尝试都没有成效,慢慢地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消极的评价,受挫感反而加深了。

心理学有一个著名的冰山理论,这是一个隐喻,意思是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只是表面的行为;水下的冰山才是不为人所知的心理需求。

当孩子坦言:我的数学成绩很差劲。

实际上是想表达:

我学不好,我真的很难过。

我不知道怎么做才能有所提高。

这时候,空洞的鼓励反而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一句你可以的,就是在忽略孩子所遇到的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越鼓励、越安慰,他越怕困难的原因。

儿童心理学家陈忻说过: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不要超出他的能力,发展的现状。

所以安慰孩子,言辞一定要真实,要认识到孩子能力,看见并承认孩子的困难。

你可以做一个倾听者,让孩子将负面情绪表达出来,释放压力;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将目标难度降低,多给一点具体的支持。

0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瑟 · 乔拉米卡莉在《共情的力量》一书中说:感情上的理解绝对能给人安慰,比任何语言都有用。

安慰孩子,我们也要把理解放在第一位。

那么,我们能对孩子说些什么呢?下面几句话,供大家参考:

告诉我是什么让你这么不开心”——引导孩子说出他的感受,做忠实的倾听者;

发生了这件事,我知道你一定很难受”——描述孩子的情绪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

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事吗?”——直接询问孩子的需求,提供具体的帮助;

难过一会也没关系,有爸爸妈妈在,我们会一直陪着你。”——表达你的支持,即使孩子再悲伤,心理防线也不会失守。

......

以上这些话术,或许不能马上让孩子走出负面情绪,但却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理解与爱。

安慰的话说对了,孩子的不开心也就走了一半。

 

 

 

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专注于特殊教育、家庭教育、幼儿教育领域。著有《入学早知道》《科学的早期教育》《急用先学的140个汉字》等。

 

 

 

(摘自:https://www.sohu.com/a/548507239_121124350

 

 

 

郑重的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