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大学生作弊后跳楼:培养一个孩子需要二十年,崩溃只需要几十分钟

(2022-09-07 09:19:27)
标签:

八段锦

 

八段锦(八段锦的心理八八)

有人说,如果你把养孩子当做一种投资,你肯定要赔。此言真不虚,有时候不仅前半生血本无归,还要搭上自己的后半生。

作为一个老母亲,最怕看到这种新闻,一个年轻的生命以这种方式陨落,这比翼装飞行的女生还让人无法接受。

因为总会忍不住想,太不值,太不值啊。

你辛辛苦苦培养他二十年,崩溃只需要几十分钟。

但是作为一个心理科普作者,八段锦只能说,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他自己能做主,如果他觉得只能这样,那必然有这么想的原因。

01 三个争议

66,山西中北大学大二学生时某,在当天的课程补考中,把手机放在桌子底下,被监考老师发现并没收,按作弊处理。时某离开考场不久后跳楼身亡。

作弊在一般人的认知里不至于导致自杀,只是因为孩子过于玻璃心吗?警方已经介入调查,但结果还未公布,目前的争议主要在三方面:

1、监考老师有没有言语羞辱学生?

家属查看学校监控,发现老师没收手机和卷子后,嘴部仍有说话的动作,时某表姐质疑,作为一个老师,是否应该在看到一个学生情绪不对时停止对他的攻击?

按照家属和网传被采访学生的说法,老师当场让孩子签下责任书,发至全校大群,并逐出考场。也有人说,这就是学校的规定。

虽说现在的老师都认为自己早就没什么权利,只是在夹缝里求生存,但是如果一个老师想要存心羞辱一下学生的话,一个眼神就能把你打回原形。

前段时间钟美美的视频火遍全网,就是因为模仿老师的神态、语言、动作太传神了,让成年人也能秒回数十年前那些无地自容的时刻,忍不住打个冷战。

我并不是说老师都喜欢羞辱学生,而只是想说,在这样一个有尊师重道传统文化的国家里,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还是挺大的,用得好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用不好也是。

具体到这个监考老师到底有没有羞辱学生、是不是由于他的言行导致了学生轻生,甚至有网友猜测他有人品问题、和学生早有过节,这些目前都没有任何证据,一切还要等调查结果。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不能给老师施加过大压力,变成又一轮惨剧,而且以后连学生作弊也没人敢抓了。

老师不能用校规管理学生,也很危险。

2、校方有没有过失?

家属认为,校方是过失的。

时某从宿舍到考场一切正常,但被抓后,有长达二十分钟的哭泣,据当时看到的学生说,头发都快抓烂了。

在此过程中,监考老师既没有规劝,也没有通知班主任要留心。家属认为,哪怕告诉孩子,你还有第二次补考机会也好啊。

另外,当时考场还有其他学生用纸条作弊,监考老师只是没收纸条,但没有没收试卷,家属认为不公平。

时某在14:56给母亲发短信,说:

妈,对不起

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1501分,时某的母亲给班主任打电话了解情况,十多分钟后,班主任回复说一切正常,让妈妈放心;一个半小时后,班主任来电称孩子出事了。

家属认为班主任没有尽到责任,第一时间疏导和通知家长,导致结果不可挽回。

监考老师和班主任有没有跟踪和安抚学生的责任?校方有没有过失?

八段锦把自己代入了一下,我觉得班主任这个可能真是因为没想到在考试中间出事,也许想着考完再去找他;监考老师如果是按照学校的要求做的,好像也没有义务安抚学生。

不从追究的角度想,如果看到学生要崩溃,疏导一下或者通知一下班任会更好。如果大人能拉一把,也许结果不会这么糟糕?

现在也只能是猜测了。

20岁,按道理说是要自我负责了,学校能做的很有限。

但谁让现在的小孩心理承受力都不怎么高呢?就像心理学者说的,现在的孩子成熟年龄根本不是18岁,大学毕业还未成年的也多的是。

这也不完全都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这个社会给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他们的成长环境多少有点畸形,特别是上大学之前。

大学是最有可能承载人文精神的地方,在制度公平、心理健康和人道精神上多下点功夫当然更好,弥补一下之前的亏欠。挽救一下,也许还有希望。

我挺讨厌那些骂人死了活该的,都这样,人们才会犯了点错就觉得如临大敌,谁知道哪一天会轮到谁呢,社会总体还是要有人道和宽容的气氛。

谁家的孩子也不想这样,也只好大家一起继续再努力。

3、父母有没有责任?

有人说家属就是为了索要赔偿才骂学校的,我相信就算有这个心,现在主导的还是失去孩子的巨大痛苦,和以这样的方式失去而感到的愤怒和不解。

还有人揪住母亲在孩子发对不起信息后回复的三个字又咋了,猜测这个家庭教育沟通方式有问题。

就凭这三个字,还不能做出这么笃定的推断吧?

如果父母爱孩子,不用别人推测,他们也已经深感懊悔,余生不知用多少次反省自己的问题,所以不需要别人再给他们添加责任了。

02 责任

无论孩子出什么问题、在多大年纪、和自己有无直接关系,父母都很难逃避内心的责任感,这就是父母的宿命。

所以我们如履薄冰,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但我们难免会出错。

上一篇文章里,我引用了阿德勒的话,所有的失败者、罪犯、精神病患者、自戕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不愿意或者无法融入社会生活中,他们无法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把视线只放在自己身上,生命意义只和自己有关。

(详见杨丽萍被骂:如果女孩不能坦然接受自己的性别,人生之路非常难走)

这句话和今天的事件强相关,但它说得有点太狠了,翻译过来就是,自杀是不负责任的逃避行为。和杀人一样,杀自己也是一种犯罪

心理脆弱,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太看重自己的感受和局限,却忽略了整个世界。

我们只有一次的生命,不可以这么浪费。可人生太苦,有时候就是想逃避,怎么办?

阿德勒还有一句话,很多人都不明白,对他人做贡献是提升自我价值的唯一办法。

我们为什么那么反对现在的教育体系助长更多的精致利己主义?

因为人是高级社会动物,在合作中可以获得更好的生存。推崇撕咬的丛林主义如果成为主流,是一种巨大的倒退,最终会反噬的。

如果不想把我们的后浪都培养成喜欢用犯罪式思维方式或者玻璃心来解决问题的人,那从现在开始,教会他们合作吧。

把自己看做宇宙最渺小的一份子,获得更大能量的方式,只有和自己合作、和家人合作、和整个世界合作。

 

 

 

(摘自: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151622354985624

 

 

 

郑重的声明:本博客中转载的一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原作者和原始出处,还望谅解!如原作者看到,如觉侵权,一定在第一时间删除!衷心感谢原作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