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队经历之二十七——代理羊倌

(2024-03-30 08:27:31)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分类: 插队经历

我们插队那时,三队有七十多只羊,其中山羊三十多只,绵羊四十多只。羊的饲养方式主要有两种即:放养,圈养。当时生产队主要以放养为主,放牧饲养可以节省草料、设备等费用,饲养成本低,但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尤其是冬季。

大概在春分节气,山上的青草陆续的长出,就可以到山上放羊了。夏季和秋季,草木茂盛,放牧自然不在话下。到了冬季,万物凋零,只好靠青储饲料和一些其他的草料来度过。

一天,羊倌儿病了,只剩一个羊伴子(指协助羊倌放羊的人,通常是十几岁孩子),无法去放羊,急需有人顶替。人通常都有对新奇感的追求。生产队里的活儿我干过很多种,但还没有放过羊,于是我就主动向队长申请去当代理羊倌。队长还真同意了我的要求,代理羊倌正式上任了。我问羊伴子,昨天你们是在哪里放的羊?羊伴子告诉我,是在大香湖(地名)。我跟他说:好!今天咱们去小香湖(地名)吧!于是,我带了半水壶的水和干粮,就上路了,开始了第一天放羊的生活。为什么只带半壶水呢?因为小香湖里有泉水,带半壶水够路上喝就行了,回来时还能带一壶泉水。

在绵延起伏的大山中,作为羊的牧场是足够的宽敞。不过,如果放任羊群自由行动,就失去了放羊的意义,羊倌的任务就是要让羊群在特定的范围内活动。羊倌放羊使用的主要工具就是鞭子和羊铲,那是一个长一米二左右的小铲子,用来铲小石头,甩打领头羊,以引导羊群行进的方向。山羊和绵羊食性不同,放羊时要充分利用它们的食性,来控制引导羊群,才不至于手忙脚乱。山羊走得快,吃草好掐尖儿,啃一口就走,而绵羊则恰恰相反,吃草一定要啃足了再走,所以要用绵羊压住阵脚。山羊和绵羊的共同之处是仿效性、合群性强,有跟随领头羊集合成群的习性。要想放好羊,就要充分利用羊群的这一特性。时时刻刻关注头羊的动向,并用鞭子和羊铲控制好头羊。羊也恋家,当太阳将要落山,羊群也吃饱喝足啦,稍加引导,它们自己就会踏上归途,基本不用怎么管,就会自觉的回到羊圈中。

放羊也是要讲方法论的,在复杂事物自身包含的多种矛盾中,每种矛盾所处的地位、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总有主次、重要非重要之分,其中必有一种矛盾与其它诸种矛盾相比较而言,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这种矛盾就叫做主要矛盾。正是由于,矛盾有主次之分,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方法论上也应当相应地有重点与非重点之分,要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渔夫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