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暑假,经学校领导同意,我带领5名职业高中的学生,到延庆珍珠泉为乡亲们义务维修家用电器。学生们干劲很大,克服了工作和生活方面的重重困难,在实践中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幸福感。用学生们的话说:“每当我看到老乡高兴地取走我修好的收音机时,心里总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悦。”
历时十一天,大概共维修50多件,小到手电筒、广播喇叭,大到收音机、电视机。概而言之,凡是和电有关的,都在我们义务维修范畴。这次活动锻炼了学生,服务了乡亲们。公社党委给学校写来了感谢信,同时还受到了北京广播电台农村节目的报道。
那时路费是我们自己掏的,吃是按照派饭的标准在老乡家吃,住就在老乡家住,没少受蚊虫叮咬。可贵的是学生没有一个叫苦、叫累。

职业学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是需要社会作为大课堂,在黑板上讲维修那是纸上谈兵。除了在实验室做一些相应的实验以外,更需要在社会上为大众服务。自西城区电子电器职业高中成立以来,我们为社会服务的次数和活动,应该有几十次。固定的时间有每年3月5日学雷锋纪念活动,5月4日青年节纪念活动。地点有苏家坨、北海公园、机关大院、幼儿园等等。有大规模的活动,也有小分队式的维修活动。

家用电器故障维修工作是综合性很强的技术,维修人员首先要学习各种家用电器产品,像收音机、录音机、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的基本原理,学习基本维修方法,同时还要在维修实践中不断收集资料,积累维修经验,提高维修技能。万用表是检修各种电器电子设备所必备的仪表。既可测量电压、电流,又可测量电阻,有的还可以直接测量晶体管三极管的共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值,因而用途广泛,检查电路工作状态、判断电路元器件好坏都需要万用表。维修家用电器绝不是空手套白狼,除了最基本的万用表以外,必要的一些工具、仪器、仪表等。维修家用电子产品的常用工具、器材有:电烙铁、改锥、钳子、镊子、毛刷、吸锡器等;还有松香、焊锡以及清洗用的无水酒精和四氯化碳。此外,调整收音部分统调用的铜铁棒和检修录音机用的消磁器、张力计等也是需要的。
电原理图是维修人员应备的资料之一。电原理图展示出各种产品的电路结构、各元器件之间的联系和整机的工作原理,所以掌握电原理图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检修电子产品用的改锥规格较多。一般打开机盖等需要3到4英寸的十字头改锥;调整录音机磁头方位角需要小型长柄十字头改锥。也可用一只长柄的小型(Φ2.5mm左右)一字改锥,以便能穿过带仓门上的方位角调整孔,伸到磁头螺丝处调整。合适的钟表改锥也可以用。
拆卸前必须切断电源。这一点对于采用交流供电的收录机、组合音响来说格外重要,特别要注意安全用电。绝不允许带电拆卸,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拆卸前要一边观察一边拆卸,不可盲目进行。现代的盒式磁带录音机属机电产品,内装加工精密的磁带传动机构,这些机构安装在塑料机壳上。塑料外壳结构设计很精密,机壳和后盖或前盖之间配合很严密,配合精度比收音机高得多。带仓门、各种开关、电位器、耳机插座等结构件互有牵连,打开后盖(有的是前盖)时一定要特别小心。遇到一种新机型时,往往不了解它的内部结构,要想打开机盖就更要小心,拆下螺钉需仔细观察,一边活动后盖(或前盖),一边观察还有什么地方受力,有牵连,然后逐步拆下或拨开有关的零件,最后取下后盖(或前盖)。千万不可不顾阻力大小强拉硬撬,否则将会造成零件损坏。
拆卸时要有秩序地进行。对于各种不同的结构,在打开机盖以后,一定要先认真观察分析,弄清楚结构关系后才能进行机件或部件的拆卸。例如,对于磁带录音机机构上故障的检修,在卸下后盖、机芯等结构件的过程中,应收集好卸下的螺钉、旋钮,并按次序放好,最好记下它们安装的位置;如暂时修不完,这些小零件应随机器放置,不要乱扔,以免丢失或装错。在拆下后盖、前盖或内部的机芯、电路板时,常常需要焊下或拔下一些接线头,为防止恢复时弄错位置,应在每根线上作上标记;如导线本身已用不同颜色区分,可记下各导线的色码。
在装机之前应做全面检查。在修好后恢复时,装后盖(或前盖)之前应先通电全面检查机器的性能,一切正常后方可装盖并拧上紧固螺丝,以避免拧上机盖螺丝后又发现忘了什么,再打开重整,造成反复装卸,自攻螺丝滑扣,特别是磁带录音机更要注意这一点。
所以,作为维修人员一定要切记细节决定成败,别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渔夫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