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的某一天我无意中跟学校里教生物的宋老师聊天。恰好,宋老师是师大生物系毕业的,我们也算是校友。那时很多学校都开展电化教育,教育局给各学校都配发了16毫米电影放映机。我就问宋老师,咱们学校为什么不给学生放一些科普、科教的电影?宋老师无奈的说咱们学校没有电影放映员,电教馆的那些科教片、故事片子根本就不租借给学校,只有拥有合格的电影放映员的学校才能够租用。
血气方刚的我,又是北师大无线电电子学系的毕业生。心想考个电影放映员证书对我来说那还不小菜一碟儿。好在那时教师不坐班,担任班主任则不同。教师只要完成学校交给自己的教学任务之后,时间可由自己安排。于是我就跟学校申请参加西城电教馆的电影放映员培训班,为学校考取电影放映员证书。经过几个月的学习、实践和奔波,我为学校拿到了电影放映员的证书。可以为学生放映电影了。这里需要声明一下就是学校的课程我没有耽误一节。那时最麻烦的是往返跑片儿,需要放映员亲自去。有的片子在厂桥的北京电教馆,有的片子还要到南池子的片库去取。拿到了放映证以后,我积极配合各科教师,并协同教师商定电化教学计划,有效的使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工作。一年来我利用课余时间为学校放映教学片64部,教育面达5000多人次。
两年的时间在学校四楼的礼堂为学生放映各种影片,大概是76场。直到后来学校调入了一名放映员为止。

图为当时倒片的情景
我的努力工作,得到了组织的表扬。被北京市西城区教育局评为西城区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

坦率的说当时有关心我的同事善意的问:你干这么多又没有钱,你图什么呢?是啊?图什么呢?是图“艺不压身”?荀子在《劝学》里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就要做好背后遭人议论的风险;可是《劝学》还有: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使更多的学生接受到电化教育,不也是为国家尽力吗?作为北师大的毕业生,时刻要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这样才能无愧于师范毕业生的称号。
渔夫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