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区电子电器职业高中,是在安德路中学举办的。而安德路中学的校舍是煤炭设计院当时建设的一座办公楼改建的。还是上世纪50年代中苏友好期间,苏联(前)人设计建造的。楼房总共三层,后来为了扩大面积,又建了一个加层作为礼堂。楼房按照办公楼设计,教室照明、办公使用线路容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建设电子电器类的职业高中就要增添大量的实验室,线路的容量就严重的不足,电子类有示波器、多种测试仪等,电器类有洗衣机的测试台,电冰箱的气焊、电焊等设备。电的用量非常大,所以就经常的跳闸,不仅严重影响教学和实验的进行,还容易引起火灾等事故,迫切需要增容改造,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在职业学校创办初期,经费有限。请外人来给干,不太现实。于是我和另外一位吴老师自告奋勇利用1983年的寒假期间带领职业高中一班的两名学生,加班来完成增容改造。好在实验室都集中在三层楼。只改造一层楼,时间还是够用。
我上大学前做过电工,通盘设计自然是由我来负责。三相四线制,在低压配电网中,输电线路一般采用三相四线制,其中三条线路分别代表A,B,C三相,另一条是中性线N或PEN,如果该回路电源侧的中性点接地,则中性线也称为零线。而三相系统中,三相平衡时,中性线(零线)是无电流的,故称三相四线制;在380V低压配电网中为了从380V线电压中获得220V相电压而设N线,为了三相供电平衡,我们将三楼单独设一相,四楼和二楼合为一相,一层与平房区为单独一相,当时的平房区有一排教职工宿舍、食堂,还有木工房。
设计完成以后就开始进行测量,然后去西四红光电器商店购买相应的电线和设施。一般的导线颜色为: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N线淡紫色。考虑到增容要有一定的余量,购买的都是4平方的铜线。开始干之后就要先将旧线从管路中撤出,撤出的旧线令我非常吃惊,虽然它是2.5平方的线,但都是镀银铜线,外皮是橡胶加石棉网,质量可以说相当的不错。想想那是苏联(前)50年代的产品,质量杠杠的。经过近20天的努力,所有的线路全部更换完毕,就差上总的配电盘了,这个配电盘没有卖现成的,只能自己做。于是我回到了北京市美术公司,请我的师傅协助完成了新的配电盘的制作,总的配电盘装在了四楼礼堂门外。等到寒假开学了,我们的工程也宣告成功结束。自从增容改造之后,一直到我离开学校都没有再发生过事故。这就算我们为学校建设做的第一个贡献吧。
渔夫乐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