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自《易经》的朝代与年号
(2015-07-14 11:54:49)
标签:
风水八字六爻紫微斗数周易 |
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为确保社会统治的安定性和稳固性,除了要求自身及周围的文武大臣,纷纷研究《易经》,并以《易经》做为治理天下的学问之外,甚至连朝代名称及帝王的年号也求助于《易经》。如蒙古皇帝元世祖忽必烈采纳汉族官僚刘秉忠的建议,改国号为“元”,是根据《易经》的《乾、彖》中“大哉乾元”的含义取意。又如明朝的“明”字取自《易经》中《乾、彖》“大明终始”之义。大明为日,而日又是宇宙间主宰光明之物,日月如天,故取朝代名为“大明”。
除了朝代的命名,中国及其他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东方国家,如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帝王们还普遍采用《易经》起年号,如:汉武帝刘彻,在他即位的第一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之年,取意“大哉乾元”的含义。西晋司马炎在公元275年取年号为“咸宁”,这是根据《易经》中,取自《乾、彖》中:“首出庶物,万国咸宁”的意义。隋炀帝杨广在公元605年取年号为“大业”,则来自《易经、系辞上》中:“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的美好寓意。
前一篇: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
后一篇: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