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魂枪》是老舍于1935年写的一部短篇武侠小说,老舍出身寒苦,22岁时,得了一场大病,差点丢了性命。闯过这个关口之后,老舍开始打拳,有时还练练剑术。1933年,老舍曾结交了一位著名拳师,不仅了解这位拳师的经历,而且认真跟从学习,可以说打拳的爱好,成就了老舍这篇相当独特的《断魂枪》。
《断魂枪》描写武林高手沙子龙在近代社会急剧变化中的复杂心态,“沙子龙的镖局已改成客栈”,这本来可以是平淡无奇的叙述,但放在西方列强的枪炮惊破“东方大梦”的大背景下,内涵和寓意就大不同了,沙子龙的职业更换,他震动江湖的武艺和名声,他行走于荒林野店里的豪放事业,之所以如梦幻般一去不返,与西方列强入侵后引发的中国社会变动密切相关,是历史大变局的反映。
《断魂枪》的核心情节,是沙子龙大徒弟王三胜卖艺场上受辱而沙子龙无动于衷,打败王三胜的孙老者随后登门向沙子龙讨教绝技,沙子龙却绝口不提武艺和枪法,从此威名一落千丈,连以他为荣耀的徒弟们也不再理睬他,但他无半点愠怒。小说两次写到沙子龙在夜静人稀时一气刺出六十四枪的场面,第一次是简要叙述,第二次则进行了有声有色的描写,把沙子龙的无奈和悲愤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使小说的结构产生了一种张力,可谓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断魂枪》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烘托和对照的手法:王三胜的鲁莽气盛与沙子龙的深藏不露相对比;孙老者的刚直锐进又与沙子龙的保守愚顽相映照。在对同一个人物的描绘中,或用反差极强的对比,或用先扬后抑等手法去刻划其性格特点。对于人物的复杂心理活动,并不多用对话和直接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人物的外形和动作的精确描绘来披露,堪称现代短篇小说的经典之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