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铨(1932-1997),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武侠电影大师之一,代表作品是《龙门客栈》、《侠女》、《空山灵雨》,在大量新派武侠片中独树一帜,不仅为中国武侠电影确立了经典的类型形态,而且在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倾心追慕和对儒释道文化的悲怆感悟中,展现出中国武侠电影独创性的精神深度和文化蕴涵。
《侠女》获1975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综合技术奖,电影不仅向世界引介武侠电影的成就,更是胡金铨个人艺术达到高峰之作,片中角色堪称儒、侠、释三种价值的象征,他试图在中国的“禅道”中揉进“剑道”来表达自己发挥的“禅学”思想,这种“禅意”在之前的中国电影中极为罕见,被外国影评人称为“醉人的东方神秘色彩”,是一部揉和动作、悬念与文艺气质的完美影片。
《空山灵雨》是被大部分影评人视为他最成熟最完整的作品,影片故事完整,主次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编排精巧,武打灵动绚丽,是一次专程用武侠故事传达禅理的尝试:武打,是动;禅理,是静;动中有静,意境悠远,胡金铨一方面自觉地经营玄妙莫测的境界,超乎凡俗;另一方面他又活现出人情世故的妙趣,有正视现实人生的倾向,他所表现出来的电影感和舞台感,卓越不凡。
胡金铨的电影,冲突地点多选在边塞客栈和禅林寺院,或有稀实疏密之竹林、芦苇、衰草点染其间,或有沾染岁月风尘斑驳古旧的宝殿、佛塔、雕梁画栋装饰其中,古意岸然,形成一种独特风格:既素雅淡薄,却又苍劲奇伟;既有文化的抱负和担当,亦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直面性命的超脱,他的旧式文人气质,在他的电影里铺天盖地触目皆是,令观者躲亦躲不开,美学考究堪称独步。
胡金铨的作品对后世影响甚深,在有客栈、寺庙、竹林的武侠片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胡氏的影子,比如《新龙门客栈》、《倩女幽魂》、《名剑》等,《卧虎藏龙》和《十面埋伏》这两部新派武侠巨片更是重新演绎《侠女》中竹林对决一场,如此致敬无疑彰显了胡金铨开天辟地的地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