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厦门市槟榔中学
目前,在我国,乃至世界上还存在着不少反对转基因的声音。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它成为“人民公敌”?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人类和所有动植物的遗传物质,都是由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DNA组成。由于生物界的优胜劣汰,许多自然因素导致农作物不能实现高产。人们利用现在的生物技术,把理想的性状,把植物的优良基因通过人工的分离和重组以后,移植到目标生物中去。戴景瑞院士说。
文中以玉米育种为例,用浅显的语言表述了转基因的应用实例。研究人员苏云金杆菌中合成杀灭害虫蛋白的Bt基因转入玉米当中,将生成杀虫蛋白的那部分基因,设法转入农作物,就能让农作物也能生成同样的蛋白,导致误食转基因作物的昆虫被杀死。对于中国这么一个人口众多的泱泱大国来说,推广这样的作物将会带来很好的前景。尽管转基因被大多数民众否定,但是科学家们依旧在这条曲折的道路上寻找真理,为人们生活造福。明知这是一条艰难崎岖的道路,依然选择向前进,这需要多么坚定不移的科学态度。
这时候又有另外一个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杂交。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都将其与“转基因”混为一谈。每一种投入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其安全性都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评价。中国在此方面的管理也是十分严格。网络上常见的观点是,转基因食品对人体有害。杂交与转基因是两种不同的技术,甚至是完全不相干的。在网络谣言中,产生了一批“躺枪”的蔬菜水果。不知道真相,不要轻易下结论。或许能获得不小的人气,但这已经违背了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有些在人网络上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制造谣言,制造社会恐慌。危害正常的生产秩序以及农业种植,损害农民利益,阻碍科学技术发展,影响公众的科学素质。遏制这类谣言的产生,断绝一切传播途径,从我做起:不发表未经科学认证的言论;不盲目传播未经证实的言论。科学态度是科学素质的核心。杜绝谣言,培养求真求实、严谨探索的科学态度是每位新时代学生应当具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