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今天是5月20日,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浪漫甜蜜的表白日。而对于哺乳期的妈妈来说,这一天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全国母乳喂养日。用自己珍贵的乳汁哺乳下一代,是每个妈妈神圣的任务,母乳喂养是甜蜜的、快乐的,然而,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妈妈们总会不知不觉地走进一些喂养的误区,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几种母乳喂养误区,你中招了吗?

哺乳期妈妈感冒不可以继续给孩子喂奶?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玮指出,哺乳期妈妈感冒期间可以继续哺乳,服药时尽量选择单一成分药品。
王玉玮教授解说,哺乳期妇女最常见的疾病就是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发烧、打喷嚏、流鼻涕、咽喉疼痛、咳嗽等症状。在此期间并不需要停止哺乳,因为无论是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当母亲出现症状时,宝宝早已经暴露在被传染的环境之中了。乳汁中已经产生的抗体反而有利于婴儿抵抗疾病的侵袭。一般而言,感冒病毒不会通过哺乳途径传播,而是通过呼吸道空气飞沫传播。此外,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中断哺乳对宝宝生长发育不利,并对其心理发育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妈妈在感冒期间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如果是感冒伴发烧,建议妈妈在高热期间可暂停母乳喂养1-2日,停止喂养期间,要把乳汁吸出,预防由于停乳而造成的乳汁减少。
哺乳前先将一部分乳汁挤掉?
一般先吸出来的奶被称作“前奶”,它看上去虽然比较稀薄,但却富含水分和蛋白质,这也是为什么说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不需要额外喂水。在“前奶”之后,乳汁就变成了白色,而且比较浓稠,这就是“后奶”。后奶富含脂肪、乳糖和其他的营养素,能提供很多热量,保证宝宝吃了后不容易饿。因此,新妈妈在喂养宝宝的时候不宜将“前奶”挤掉。

6个月后的母乳质量变差,不能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
湖南省人民医院产科主任姚穗教授指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后的前6个月应尽量做到纯母乳喂养,并坚持母乳喂养一年或一年以上,妈妈的乳汁质量并不会因为孩子长大而变化。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婴幼儿喂养的全球战略方面提出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希望达到宝宝出生后前 6个月纯母乳喂养,纯母乳喂养6个月以后,建议在母乳喂养的同时,可以根据地方条件和宝宝自身成长的需要添加辅食,让宝宝可以继续获得母乳中的营养。
若是宝宝腹泻或是呕吐,妈妈应该停止哺乳?
宝宝肠胃感染时,母乳是最好的药。除非是特殊情形,一般宝宝腹泻或呕吐时,母乳是最健康的为宝宝补充水分和养分的食物和药品。这时,可以停喂其他食物一段时间,但哺乳不要停。宝宝可以由哺乳得到安抚,妈妈也可以由哺乳得到安慰。

妈妈应该在每次喂奶前清洗乳头?
中国著名儿科专家、北京和睦家医院儿科主任的崔玉涛指出,妈妈无需在每次喂奶前清洗乳头。吸吮乳房时,妈妈乳头和乳头周围皮肤上正常存在的需氧菌和乳管内正常存在的厌氧菌会随着吸吮与乳汁一同吸入宝宝口腔,进入消化道,这就是人类消化道正常菌群的最初基础。这对婴儿肠道菌群建立非常重要,同时通过肠道菌群促使免疫系统建立和成熟。而且,每次喂奶前清洁乳头,不仅增加不必要的麻烦,也会洗掉乳头上起保护作用的油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