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5年内有望首飞的10米直径登月火箭有多厉害?

(2016-03-04 15:03:41)
标签:

杂谈

(文章来源:新华社,记者:余晓洁、胡喆,已授权转载)

http://mmbiz.qpic.cn/mmbiz/03UUuUr98GLfUBiaiclErQP5k4DeLV8z2q9Lce5H2ibTjqVq4Q3KtsQN3vhHAe7dsQuicaDnGliczwcsURM9leR1yOQ/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网友制作的美国下一代重型火箭SLS(左)与中国未来重型火箭长征九号(右)效果图。制作:POCKN


  "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更强的进入空间的能力是探测和利用空间的前提与基础。"全国政协委员、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梁小虹2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目前,我国的重型运载火箭已完成深化论证,如果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突破及相关工作进展顺利,15年内有望实现首飞。这将大幅提升我国自主进入空间的能力。


当前,美、俄积极抢占太空制高点,重启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欧洲、日本、印度等也竞相推进新型大运载火箭研究论证。中国同样需要更大能力的运载火箭。


“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科研人员的蓝图中,重型运载火箭箭体直径近10米,全箭总长近百米,运载能力是现有火箭运载能力的5倍多,超过正在研制的美国下一代运载火箭(SLS)的运载能力,完全可以满足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火星取样返回、太阳系行星探测等多种深空探测任务需求,保障我国在未来宇宙探索和更大更远空间的话语权。”梁小虹说。


要打造这样一个重量级火箭绝非易事。科技人员要解决代表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更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技术,更大推力液氢液氧发动机技术,更大直径箭体设计、制造、试验技术,以及火箭总体设计这“三大一总”为代表的一系列难题。


“这些前沿技术一旦突破,将能够更好地推动我国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新装备等基础工业跨越式发展,服务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助力航天强国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落地。”梁小虹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