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015年被联合国命名为国际“光之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以宣传和普及人类历史上那些与“光”有关的重大科技成就。之所以选择2015年作为节点,主要是因为至少七个里程碑事件恰逢50周年及其倍数,值得隆重纪念。
1015年,伊拉克物理学家海什木(Ibn
800年之后的1815年,法国物理学家菲涅耳(Augustin
1865年,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James Clerk
1860年,麦克斯韦携妻子来到伦敦,成为国王学院的讲席教授。他在这一时期深入研究了电学和磁学的诸多基本问题,陆续发表了被后世
称作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电磁统一理论的雏形。1865年,在题为“电磁场的动力学理论”一文中,麦克斯韦完善了他的方程组并指出,“光和磁力是同一种物质的
不同状态,而且光是一种遵从电磁学定律在电磁场空间传播的扰动。”这一伟大的预言于1888年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Heinrich
麦克斯韦辞世的1879年,恰好爱因斯坦降生,现代物理学的精彩篇章因而得以续写下去。爱因斯坦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他于1905年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成 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实验,也推动了量子论的发展。至此物理学家们接受了光同时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的本质。同一年爱因斯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更是把光速作为宇宙的终极速度引入物理学,该速度不因参考系的选取而改变。十年之后的1915年,爱因斯坦又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广义相对论,指出光线在宇宙空间受到引力场 的作用是可以发生弯曲的。后者也得到了实验的证实。
然而人类对于光的认识并没有终结。基于宇宙学大爆炸理论,原初的光子会在宇宙年龄约38万年时退耦,形成弥漫于宇宙全空间的微波背景辐射。1965年,美国
射电天文学家阿尔诺·艾伦·彭齐亚斯(Arno Allan Penzias)和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Robert Woodrow
发生在1965年的另一个重要科学事件,是高锟在光导纤维通讯领域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这位具有英美双重国籍的华裔物理学家当时正在国际电话电报公司设在英 国的子公司工作,他基于无数次的实验尝试提出了以石英基玻璃纤维作长程信息传递的载体,使光纤通讯得以实现。如今全球已有超过10亿公里的光缆以闪电般的 速度通过互联网传递各种信息,大大加快了人类的生活节奏。
光和人类的不解之缘,仍在继续……
(本文来自“科学网”——《2015:国际光年的里程碑》)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