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昆羽继圣”关于关于相对论的胡诌
(2022-11-03 17:54:34)转:“昆羽继圣”关于关于相对论的胡诌
最近(2022-11-2)“昆羽继圣”写了一篇文章《中学西渐露真容,爱因斯坦大神形象终将破碎:为何质疑相对论的人越来越多?》(https://www.sohu.com/a/601916714_121381785),他通过摘录几位民科的文章和言论,于是来质疑爱因斯坦了,问:“为何质疑相对论的人越来越多?”, 这把人逗乐了。
那根据六百多次标语新闻,爱因斯坦真的受到挑战了吗,或者说他的理论被否定了吗?可以说,一次都没有。唯一的一次,那就是爱因斯坦坚持经典实在论,反对玻尔的哥本哈根量子力学诠释,提出了一个EPR纠缠粒子对佯谬,用来否定玻尔的诠释。虽然爱因斯坦最终没有成功反对玻尔,但是爱因斯坦的EPR纠缠粒子对却促进了量子力学诠释、促进了量子信息论(如导致贝尔不等式检验),纠缠粒子也成为了量子信息的资源。这类似在历史上,法国泊松曾经为了反对菲涅尔的光的波动说,用菲涅尔的理论推导出衍射屏后的暗区中央应出现一个小亮斑,而这太违反尝试了,泊松认为自己“用彼之矛,攻其之盾”,反击了菲涅尔。阿拉果于是就去做了一个实验,果然观察到了衍射屏后的暗区中央出现了一个小亮斑。泊松等于用反面的方法支持了菲涅尔,促进了光的波动理论的发展。这个亮斑,后来也被叫“泊松亮斑”。牛人,就是牛人,他即使说一个错误的观点,都是对学科的大踏步发展。
那么相对论目前在物理学上的地位如何呢?说几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只是万千之一):
在九十年前,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结合得到的狄拉克方程,求解氢原子光谱精细结构,各条谱线与实验完全符合。后来,量子力学发展为量子场论后,相对论量子场论研究氢原子超精细光谱,也与实验一致。目前,爱因斯坦相对论与量子场论结合,已经在九位有效数字上得到实验验证,即电子反常磁矩的朗德因子修正理论值是−0.0023193043632,实验数值是−0.0023193043625,两者高度符合。在缪子反常磁矩问题上,精度稍微差一点(因为缪子质量比电子大两百多倍,相互作用复杂一点),但是也在六位有效数字上,理论和实验一致(即缪子的朗德因子修正理论值是−0.002331836,实验数值是−0.002331842)。随着实验水平的提高,理论计算方法的提升,相信在更高精度上,两者还会一致。无论如何,这说明了相对论和量子场论是人类历史上最精确的理论(没有之一)。它是科学丰碑一样的存在,它本身就是丰碑中的丰碑。
你说,这样的理论,你还去民科式地质疑?真是侮辱了过去近百年十万物理学家的智商啊。
“昆羽继圣”还用一句话提到了郑铨老先生,说“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郑铨研究员从1961年开始,便对狭义相对论持反对意见,曾自费出版多部反相对论专著。”
这位郑铨老先生,也是被不少民科提到过的“荣誉人士”。郑铨老先生是有一本质疑相对论的书,我在大学里面的图书馆看到过,不过里面他对相对论的歪曲、曲解内容有很多。我只说一个例子:在郑先生这本书中,他对广义相对论对水星近日点进动的计算进行重新复核,他说广义相对论计算,漏掉了一项,如果加上这一项,那么广义相对论理论就不再符合实验。我于是专门检查郑先生此书中的这个计算,发现郑先生在用广义相对论复核水星进动的计算中,在其中某一步他(不小心、不经意)混入了牛顿引力定律的一个公式,这导致他自己的计算不再是百分之百的广义相对论计算,即他是在将牛顿力学与广义相对论混用,从而他与教材有偏差,他却反过来认为教材(广义相对论)有错误。郑老先生就是这么自由忽悠,玩了一个乌龙。
关于“昆羽继圣”还提到的其他几位人物,我就不再诠说了。有的是相对论早期发展历史上的一些“反相”旧人物,他们的观点本身就不正确且过时。至于一些新的民科反相,他们有不少乌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