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条件不好也要把事情做好》发《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2期

(2023-01-28 20:22:22)

《条件不好也要把事情做好》发《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2期


条件不好也要把事情做好 

     江东旭

1978年,严绍璗参加了中国社科院“国外中国学研究室”的活动,负责编撰《日本的中国学家》一书。

最初,严绍璗手里仅有曾访问日本时获得的200余张相关学者的名片,要想尽可能地全面搜集资料,只能寄希望于各大图书馆。严绍璗每天早上6点起床,匆匆吃了早餐就骑车去图书馆,下午5点回家。白天做出来的卡片,到了晚上需要铺开整理。严绍璗没有研究室,家里的3张小桌子拼在一起,就是他办公的地方。要把卡片一一摆开,桌子的面积远远不够。一家三口挤在一间小屋里,严绍璗便与儿子商量,让他先睡觉。等儿子把身体躺平了,严绍璗就在儿子盖的毛毯或被子上铺开卡片。儿子虽还小,却很听话,乖乖地躺着一动不动,还问:“这样可以吗?”夫妻俩听了既怜爱又歉疚。有时,儿子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不小心翻个身,身上的几排卡片“哗啦”一声滑到地上。孩子清醒过来,紧张地说:“爸爸,爸爸,我不是故意的!”卡片掉了一地,严绍璗捡起来再重新排上。

严绍璗的妻子后来说:“一听到别人说我家老严是‘什么什么研究家’,我就想流泪。说出来都没人信,他出的书也有儿子的一份功劳。”

在一家人的努力下,坚持了一年半时间,严绍璗终于完成了我国学术史上第一部“国际中国学”的工具书。此书收录在世“日本中国学家”1100余人,共64万字。

后来,每当听到有人抱怨自己准备不足,或研究的条件差,难以出成果时,严绍璗就把自己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并鼓励他们说:“条件不好时,也要把事情做好,人们才会真心叫好。”



发《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2期

qq:154171298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