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顿自助餐》发《做人与处世》2023年第2期


人生是顿自助餐
文/江东旭
梁晓声小时候家里很穷,靠着三级抹灰工的父亲辛苦劳作,一家人吃咸菜咽粗粮,勉强能填饱肚子。
一次吃饭时,梁晓声喝光了一碗苞谷面粥,端着碗又想去盛。这时,他看见一向不拘言笑的父亲面朝他,似乎在瞪着自己。梁晓声胆怯了,那只伸出去想拿勺子的手又缩了回来。在他的意识里,穷人家的孩子很能吃,不是件光彩的事。
这时,父亲说话了,声音不大,却用温和、带着鼓励的语气说:“盛呀,再吃一碗!”梁晓声于是小心地盛了半碗,又看看父亲。父亲问:“你还吃得下吗?”梁晓声点点头。那时的他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要是敞开了肚皮吃,饭量大得很。父亲又说:“那就把碗盛满!”接着,他转过身,又用筷子指着梁晓声的哥哥和两个弟弟,异常严肃地说:“你们都要能吃,能吃,才能长力气。你们眼下靠我的力气吃饭,将来,你们都是要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
那天,梁晓声痛快地将满满的第二碗苞谷面粥喝了下去,又吃掉了半个窝窝头。后来,他回忆这件事时说:“接受了这次‘吃饭的教育’,从此以后,我总是放心大胆地吃。是父亲让我明白了,原来能吃并不是件丢人的事,因为只有吃饱了,才有力气做事。更重要的是,他把‘靠自己的力气吃饭’的告诫,像一粒种子一样播在了我的心里。后来,无论在生活抑或写作中遭遇怎样的困苦与艰难,只要想起靠自己的力气硬撑起全家人生活的父亲,想起他说的那句话,我就不敢懈怠和懒惰,自立自强,把人生当成一顿‘自助餐’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