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环境做朋友

(2022-06-15 10:21:24)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主题墙则是幼儿园环创的主要阵地,是每个幼儿园中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学期我们根据主题墙该如何创设进行了研讨教研活动。

纵观我园的主题墙,发现了一些共同的问题:

1.教育目标模糊,忽视儿童主体性作用

有些幼儿园知道主题墙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很好的将教育目标与主题墙创设结合起来。很多时候就是由几个老师合力完成,虽然作品很精美,但是忽略了儿童主体性的作用。

2.环创内容零散,忽略活动相关性作用

创作内容零散,与活动相关性不强也是幼儿园主题墙环创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幼儿园为了追求数量,可能会用一些跟主题不相关的内容来填充。这样反而是浪费资源,浪费时间,不能起到想要的作用。

3.类型材料单一,轻视家长支持性作用

幼儿园为了方便、节约成本,会同意购买材料,然后分发给各位小朋友。这样做会导致材料类型单一,不能体现多元性和丰富性,缺乏创意。其实,幼儿园方面可以发动家长,找一些身边的材料,进行废物利用,对幼儿园的材料进行补充。

4.功能体现不足,弱化社会背景性作用

主题墙的创设应该要体现出一定的目的性和多功能性。但是有些老师为了主题墙的美观,会将收集到的主题资料和儿童作品进行选择、粘贴,并不会特别关注这些素材背后的教育意义,也很少与当前的社会背景相结合。

那该如何创设主题墙?

首先,要多关注孩子的兴趣点,观察孩子的需求,激发他们创设主题墙的积极性,多倾听孩子的想法,给孩子提供适度的支持。让幼儿以主人的身份直接参与主题墙的创设。老师由原来的动手者转变为观察者、倾听者和支持者。

其次,将收集的材料和创设环境的过程作为幼儿的学习过程。我们可以帮助幼儿一起收集材料,但在这个过程中,应尽量让幼儿自己去做,自己去想。通过多种渠道让幼儿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听、问等途径来获取相关信息和材料。在收集到材料后尽量让幼儿自己协商如何装饰主题墙,这样一来更能加深孩子们对主题内容的理解,也更进一步的深化了主题内容。

别以为主题墙只是一面墙而已,这可是一面会“说话”的墙哦!幼儿园的主题墙是一座架在老师、幼儿、家长之间的桥梁,可以起到沟通他们三者之间关系的作用。主题墙从内容来源、主题的产生等多方面都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老师、幼儿与家长三者之间近距离的对话;师幼之间亲密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

比如:小班策划了一个关于“小鱼游啊游”的主题活动,前期需要大家一起来讨论,并制作出网络图,在家长的帮助下收集资料,然后幼儿再通过手工将“小鱼游啊游”展现出来,最开始,小朋友们对鱼儿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种类、颜色、能吃的表面现象上,通过前期家长带领幼儿去鱼市场观察再到我们与幼儿沟通再到科学活动深入探究鱼儿的知识。

主题墙也承载着文化展示的作用,文化展示包括园所文化的展示和传统文化的展示两种,具体来说就是通过文化主题活动来展现,让小朋友们全方位的了解某个文化带给我们的意义。

园所文化就是幼儿园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的关于教育理念、价值观念、制度契约等构成的价值观体系。它是全园师生的精神家园,决定着幼儿园的价值追求和发展目标。在主题墙上展现我们的园所文化,可以帮助家长更快更好的了解外面幼儿园,让小朋友更快的融入这个集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