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24-07-22 17:10:16)
标签:

365

杂谈



            【轉載】


诉  衷  情   ·   当  年  萬  里  觅  封 


(宋) 陆   


当年萬里觅封侯,匹马戍凉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学者(周本淳)鉴赏: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便为金人所灭。陆游青壮年时期一心向往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四十八岁那年他曾经到西北前线南郑(今陕西汉中)。在川陕宣抚使王炎公署里参与军事活动。这是诸葛亮当年北伐的的地区。但是因为朝廷缺乏诸葛亮那样坚持北伐、收复河山、一贯主战的人物,主和苟安,所以他的理想和愿望只能变成满腔忧愤,时常在诗词中表露出来。这首词便是晚年退居山阴以后抒写上述情怀的名篇。
    一起两句,从今天追忆當年,无限感愤。“匹马戍凉州”,即指南郑从军生活。“萬里觅封侯”,暗用班超事。两句写出当年意气之盛,以为可以为国立功万里之外。“关河断梦何处”,从当年落魄到今天。“关河”“何处”关合上文“萬里”“凉州”。当年想立功封侯,今天只落得一场梦幻。不但成了梦幻,而且自己也像当年苏秦一样,功业一无所成,而“黑貂之裘敝”,落魄潦倒。这上片四句,两句过去,两句今天,大开大合,感慨无端。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换头处,三个三字句,形式排比,意思贯珠。“胡未灭”联系上片。“萬里觅封侯”,就是为了消灭敌人,但是“胡未灭”自己却已老了,双鬓都斑白了。秋天木叶黄落,预示着一年将尽,此处引申为年老衰残。本来应该壮岁从戎,气吞胡虏,现在敌势依然,而自己却老了,这一句联系上片的三四两句。“泪空流”,白白流泪,无补于时。三个字承上两句,无限悲痛。“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结语更加深沉。“心在天山”虽用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的典故,重点仍在照应上片“萬里”“凉州”,天山在西北,出兵西北,北定中原,自己念念不忘。但是此身却终老江湖,对国事无能为力。过去从政的人,以归隐滄洲为晚岁从容乐境。陆游从“胡未灭”着笔,却始终“心在天山”,而“身老沧洲”和“心”的矛盾无法解决,始终在这种主观想建功立业,客观却是终老家园的矛盾中度日。谁能料到这一生竟如此矛盾?谁愿意过这样矛盾的日子?这个结语自然唤出”画外之音“。当时的人都能明白,后世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也都明白。这是朝廷屈辱投降政策的罪恶。不直接说出,用问话,更能发人深思。
   这首词在结构上不同于一般。一般上下片各占一半,上片过去,下片今天。这首词上半片两句过去,两句今天。下半片句句今天,而又关合过去。不能用普通的对分法来分。在用语上强烈对比,開阖动宕,正好体现作者情绪的激越。词里大量用典,但都融合得使你不觉其为典,如“万里封侯”、“尘暗貂裘”、“心在天山”、“滄洲”,这些你不知是用典,也能理解词义;知道是用典,领会就分外亲切。这是在语言上值得玩味的地方。


            附:照片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204@365陆游诗词遴选(87)





滄洲之春

2024年7月22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