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行有点“疯”(再续)
2022-05-26 08:27:02
标签: 杂谈 文化 历史
文/姚永森
铁索桥下一江翡翠水
人们都说二郎山的隧道有点怪,怪就怪在一条隧道两重天。东边进口阳光灿烂,白云蓝天,草青山绿,鸟语花香。从天全进入隧道,两条往来隧道在灯光下分外齐整。4180余米的隧道快到尽头了,正当我们欢呼之际,隧道的西边却雾气弥漫,湿雨漫撒。东西二边乃天壤之别。雾行二郎山在西边的泸定开始了。有人说我老姚是福人,福在雾云不一会就被高挂的太阳撕扯得粉碎,隧道东西二边的天全和泸定二县全被灿烂的阳光笼罩着,以至于我们车行到山顶,远眺的是波光潋滟的大渡河。
我问过“老江湖”妹婿有关一条隧道两重天的情况,他说是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原因。他还说泸定这边山色青中含褐,裸露的岩石较多,全无天全县那边春光无限。放眼看去,果然如此。
都说福人行走自有福分,但尴尬之处让人千年难忘。在远眺大渡河之后,我们驾车直扑二郎山下318国道出口处,“泸定”地界映入眼帘。国道上站着一身着全副武装白衣服的年轻女人,喝令我们停下检查。她查验了妹妹妹婿的行程码,说渝川一家,畅通无阻。而我与妻英华虽说昨日才被重庆中医院检测是阴性,健康码上明显地标注了这一阴性符号。但白衣女人坚持说我们是安徽人,虽有重庆健康行程码,却无四川健康行程之痕迹,必须在进入泸定之前证明你被四川接受的印记。无奈之下,我们看已是下午四点来钟了,就商量干脆在你这里进行一次核算检测。白衣女人说,你们迟来了十分钟,下午四点这里的检测人员已回家了。我问那如何是好?白衣女人说,请你们再上二郎山,绕行40公里,从318国道上高速,那里有检测人员昼夜值班。于是,我们按照白衣女人的建议,调转车头重上二郎山,再次远眺大渡河。然后绕道小路直插高速公路,抵达泸定站口已是下午6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吃饭。当我们叙述前来原因时,一位负责人笑道,你们快离开这里,明天早上可到泸定医院检测,那个318国道的白衣女人不懂本县规定。呜呼,我们上下折腾,绕行四五十公里的冤枉路,竟然是盲从无知的白衣女人的一句“金口良言”。在这特定时刻,我不想谴责某人,但握有一点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政策水平,那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祸害。作为高知的我,至今想起,都感到自己的无知无力和无奈。
车进入泸定县城。不宽的沥青路两边建筑特色各异。两层木屋旅店,齐整地立在路边,上挂小灯笼,川西特色显明,见之有沧桑感。驾车很快驰近大渡河边,我的心被历史感震动地要跳出胸腔。那是我千思万想的流水啊!曾读过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将此流水记载为沫水,这大概就是大渡河最早称谓。虽然此水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几十个名称,但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沫水。如今被人朗朗上口的大渡河,缘由毛泽东的《长征》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让大渡河名闻遐迩。
铁索桥头古堡前留影
还未等车停稳,我就推开车门,眺望这沫水、这大渡河。但见山峭耸,水清澈,流湍急,色墨绿,犹如一江翡翠自上而下向前涌去。走近河滩,江岸高耸,难以贴近河水,但明显感觉凉气扑面。我与英华赶紧来到江边的泸定桥,拍过照后,又信步走上泸定桥。
泸定县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虽大,有2165平方公里,但藏汉居民仅有8.8万。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因此,这座县城也成为了革命历史名城。城因桥而出名。泸定桥又称铁索桥,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那年时康熙四十五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九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的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清澈、流湍急、色墨绿的大渡河
我们是2022年5月9日晚间到达这里的。对历史较为感兴趣的我却向当地人叙述了我们是在山花烂漫的季节,来到了一个历史上错名的城,参观了一个错名的桥。此话一出,听话者大吃一惊,于是引起了我娓娓道出的故事。
泸定县原先并非此名。唐代此地置县名为大渡。大渡县的河水叫沫水,就是那条像翡翠般涌流的河水。此时,金沙江人称泸水。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即公元1706年5月,四川总督,一个名叫能泰的满族官员听信了当地胡侃文人的传说,错认为大渡河就是当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泸水,奏请康熙大帝给此桥题写桥名。能泰总督请师爷激情洋溢地写道:“泸水无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摇舟行,行人援索悬渡”,极需建一铁索桥,以济两岸士民官商同行,如今桥成,请康熙赐名。53岁的玄烨大帝提笔写道:此桥建成“赐桥名泸定”。他还亲书“泸定桥”三字,意思是泸水平定,“深惬朕怀”。这一错误的奏折连带着错误的赐名,把四川的这座县城和这座名桥全推到尴尬的地位。中国人好讲话,皇帝讲错的就将错就错,于是本该是大渡县和沫定桥就形成了如今的泸定县和泸定桥。
铁索桥上留个影
当晚,我们即去泸定医院去检测核酸,回话说晚上无人上班,请予明早来。于是我们选择一家紧靠沫水的上档次酒店歇宿,并请老板将我们的住房择在沫水边。在夜市大排档饱啖一顿川西火锅之后,我们就在这座名为《誉马大酒店》枕着沫水,听着那翡翠般涌流的湍急声进入了梦乡。(待续)
川渝行有点“疯”(再续)
文/姚永森
人们都说二郎山的隧道有点怪,怪就怪在一条隧道两重天。东边进口阳光灿烂,白云蓝天,草青山绿,鸟语花香。从天全进入隧道,两条往来隧道在灯光下分外齐整。4180余米的隧道快到尽头了,正当我们欢呼之际,隧道的西边却雾气弥漫,湿雨漫撒。东西二边乃天壤之别。雾行二郎山在西边的泸定开始了。有人说我老姚是福人,福在雾云不一会就被高挂的太阳撕扯得粉碎,隧道东西二边的天全和泸定二县全被灿烂的阳光笼罩着,以至于我们车行到山顶,远眺的是波光潋滟的大渡河。
我问过“老江湖”妹婿有关一条隧道两重天的情况,他说是迎风坡和背风坡的原因。他还说泸定这边山色青中含褐,裸露的岩石较多,全无天全县那边春光无限。放眼看去,果然如此。
都说福人行走自有福分,但尴尬之处让人千年难忘。在远眺大渡河之后,我们驾车直扑二郎山下318国道出口处,“泸定”地界映入眼帘。国道上站着一身着全副武装白衣服的年轻女人,喝令我们停下检查。她查验了妹妹妹婿的行程码,说渝川一家,畅通无阻。而我与妻英华虽说昨日才被重庆中医院检测是阴性,健康码上明显地标注了这一阴性符号。但白衣女人坚持说我们是安徽人,虽有重庆健康行程码,却无四川健康行程之痕迹,必须在进入泸定之前证明你被四川接受的印记。无奈之下,我们看已是下午四点来钟了,就商量干脆在你这里进行一次核算检测。白衣女人说,你们迟来了十分钟,下午四点这里的检测人员已回家了。我问那如何是好?白衣女人说,请你们再上二郎山,绕行40公里,从318国道上高速,那里有检测人员昼夜值班。于是,我们按照白衣女人的建议,调转车头重上二郎山,再次远眺大渡河。然后绕道小路直插高速公路,抵达泸定站口已是下午6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在吃饭。当我们叙述前来原因时,一位负责人笑道,你们快离开这里,明天早上可到泸定医院检测,那个318国道的白衣女人不懂本县规定。呜呼,我们上下折腾,绕行四五十公里的冤枉路,竟然是盲从无知的白衣女人的一句“金口良言”。在这特定时刻,我不想谴责某人,但握有一点权力的人,如果没有政策水平,那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祸害。作为高知的我,至今想起,都感到自己的无知无力和无奈。
车进入泸定县城。不宽的沥青路两边建筑特色各异。两层木屋旅店,齐整地立在路边,上挂小灯笼,川西特色显明,见之有沧桑感。驾车很快驰近大渡河边,我的心被历史感震动地要跳出胸腔。那是我千思万想的流水啊!曾读过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将此流水记载为沫水,这大概就是大渡河最早称谓。虽然此水历史上曾先后使用过几十个名称,但出现频率最高的就是沫水。如今被人朗朗上口的大渡河,缘由毛泽东的《长征》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让大渡河名闻遐迩。
还未等车停稳,我就推开车门,眺望这沫水、这大渡河。但见山峭耸,水清澈,流湍急,色墨绿,犹如一江翡翠自上而下向前涌去。走近河滩,江岸高耸,难以贴近河水,但明显感觉凉气扑面。我与英华赶紧来到江边的泸定桥,拍过照后,又信步走上泸定桥。
泸定县隶属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面积虽大,有2165平方公里,但藏汉居民仅有8.8万。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胜利。因此,这座县城也成为了革命历史名城。城因桥而出名。泸定桥又称铁索桥,始建于1705年,建成于1706年。那年时康熙四十五年。桥长103米,宽3米,13根铁链固定在两岸桥台落井里。九根作底链,4根分两侧作扶手,共有12164个铁环相扣。全桥铁件重40余吨。两岸的桥头古堡为传统的木结构古建筑,为中国独有,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成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是2022年5月9日晚间到达这里的。对历史较为感兴趣的我却向当地人叙述了我们是在山花烂漫的季节,来到了一个历史上错名的城,参观了一个错名的桥。此话一出,听话者大吃一惊,于是引起了我娓娓道出的故事。
泸定县原先并非此名。唐代此地置县名为大渡。大渡县的河水叫沫水,就是那条像翡翠般涌流的河水。此时,金沙江人称泸水。康熙四十五年四月,即公元1706年5月,四川总督,一个名叫能泰的满族官员听信了当地胡侃文人的传说,错认为大渡河就是当年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泸水,奏请康熙大帝给此桥题写桥名。能泰总督请师爷激情洋溢地写道:“泸水无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摇舟行,行人援索悬渡”,极需建一铁索桥,以济两岸士民官商同行,如今桥成,请康熙赐名。53岁的玄烨大帝提笔写道:此桥建成“赐桥名泸定”。他还亲书“泸定桥”三字,意思是泸水平定,“深惬朕怀”。这一错误的奏折连带着错误的赐名,把四川的这座县城和这座名桥全推到尴尬的地位。中国人好讲话,皇帝讲错的就将错就错,于是本该是大渡县和沫定桥就形成了如今的泸定县和泸定桥。
当晚,我们即去泸定医院去检测核酸,回话说晚上无人上班,请予明早来。于是我们选择一家紧靠沫水的上档次酒店歇宿,并请老板将我们的住房择在沫水边。在夜市大排档饱啖一顿川西火锅之后,我们就在这座名为《誉马大酒店》枕着沫水,听着那翡翠般涌流的湍急声进入了梦乡。(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