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包公祠(上)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 |
分类: 随笔 |
包公祠坐落在包河一叫做”香花墩“的沙洲上,几为四面环水。临水垂柳依依,与各种树木排列密集,从外看去犹如沙洲的绿色帐幔。洲上树木葱茏,不乏百年以上的香樟、银杏等古树。洲上各角落栽有排排翠竹,分外素雅合宜。在洲上悠悠闲步、或在流芳亭内观景品茗,享受之极,大有奢侈感。
包公祠主体古建是一座白墙黑瓦带有外廊的三合院建筑,简朴不失庄严。内有大殿以及东西配殿。大殿内的包公塑像如同李瀚章所题匾额“色正芒寒”,大凡人在此都会生出敬畏之感。其二旁便是民间传说勇猛忠诚的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四大护卫。大殿左侧摆放着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这可是千年来百姓心目中的正义之铡。
大殿右侧有几块碑石,有一块是李鸿章1882年修复包公祠碑记。很有意思,碑文中有“鸿章”二字小于其他(红圈处),有意为之显然是以卑下姿态表达对包公的崇尚。还有一块乃为包拯家训,其意是“后代子孙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贪污财务罪而撤职的人,都不允许放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允许葬在祖坟上。不顺从我的志愿的,就不是我的子孙后代。希望包珙(其子)刻在石碑上,竖立在堂屋东面的墙壁旁,用来告诫后代子孙”。
祠内西配殿挂有各年代包公的戏曲舞台形象。由于未有包拯的确实画像,历来都由编者根据人物要求设计形象,诸如包公的黑脸以及额头上的日月阴阳眼等。现实中的包公应该是个头不太高的白脸书生模样。有几幅不同来源的画像,大致可以看出一二。对此,我也是很好奇。
从大殿回首,祠乌黑大门上的对联便会入眼:“忠贤将相,道德传家”。祠的东、西外廊拱门上有“廉顽”、“立懦”四字,意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奋发向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