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杂谈 |
分类: 随笔 |

紧邻包公祠东侧的廉泉井,为一六角飞檐古亭所护,成了一景。最为世人乐意传说的,是不廉洁的官员饮用此井水,即会头痛欲裂。故名“廉泉井”。
包公蜡像馆,是集历史、戏剧、影视、美术为一体,展示包公不畏强权、刚正不阿的三个著名的故事。表达了故乡人对这位为世人传颂的乡贤的敬仰之情。三个故事分别为“怒弹国丈”、“铡美案”、“打龙袍”。
包公祠西前侧的“流芳亭”,相传是包公小时候读书以及休息玩耍的地方。后人修建该亭,赞誉其高风亮节流芳百世。“流芳亭”临水而建,且为青翠竹林所围。多有游客游览完毕在此小憩,感受清雅境地。
回澜轩,也就是包拯历史文化长廊,通过瓯塑、碑刻、书画、刺绣、彩金木雕等多种工艺,详尽表现包公的一生,真实再现包公的历史形象,并展示包氏受姓始祖申包胥及其家族的世系脉络。主体内容大致是:家训严明、奉使契丹、弹劾权贵、通惠民河、上言七事、陈州减粮、固边强兵、微服私访、开封出巡等。
包公已逝(1062年)近千年,有关他的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故事仍被世人传颂,自有其感召和激励的巨大力量。他的精神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