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关“粪”的农活

(2019-04-13 18:13:24)
标签:

杂谈

分类: 乡村旧事

在农村有关粪的农活,因与嗅觉很冲突,令人不忘。厌恶与否,那时很普通的说法就是思想感情问题,让人欲罢不能。

粪车是我们当时农村一种劳动用具,即是那种板车上立起一与板车长度等同的木制椭圆形容器,上有一可开闭的方形进出口。因用桐油刷过,不会泄漏。和拖拉机、牛一样,同属于生产队公有财产。在乡下我只用过一次,却留下了很深的记忆。

那是1975年3月7日。那天一早,队长派我的工是到化肥厂拉化肥。化肥数量不多,只有百十斤,可路途较远,肩挑不成,就让我拉着生产队的粪车去。我所在的生产队在城市以北,化肥厂在城的南边,来回有30多里路。意味着我要拉着粪车穿过城区,尤其还要经过我家附近的一座桥。其时,心里感觉怪怪的,感觉是队长故意安排的,什么用意不清楚。我也就在犹豫中拉走了粪车。尽管粪车洗得很干净,可还是散发出阵阵臭味。一路过去,总有许多人捂起鼻子,还用着一种鄙夷的眼光看着我,躲我远远的,唯恐避之不及。到了我家附近时,很自然有些熟悉的面孔,指指点点的神情中难免有些诧异。人在那个年龄都有一点逆反心理,在那样的眼神中,我倒越发显得神气起来,没有了羞涩,倒有了一种骄傲的情绪,有了一种“革命者志在四方,乐在天涯海角战恶风”的气概。那晚躺在床上,还在自我赞美着今天的表现,似乎与农民的情感又深了些。还在想着我没有辜负贫下中农的期望。一件很普通的活,竟也让我想得很多、很革命。

那时农村进入秋冬季,积肥是一项很重要的农活。队里分布在田间地头的诸多粪窖,经过一年生产期间的使用和消耗,都已见底。因此,秋冬季来临时,从城市挑回粪便堆放在粪窖里沤肥以便来年使用。1975年10月下旬的一天,生产队从城里运回了一船粪肥,队长派我和几位老乡去将这船粪卸掉。这不似往常是用粪桶装的,而是散装在船内。起初,用粪瓢还好舀,到后来粪便浅了,站在船上用瓢怎么也不好舀。见此,一位老乡没说任何话,很自然地脱掉鞋、卷起裤子就站进去了。我真一下愣住了。虽然来农村大半年,对粪便的臭味也不似当初敏感了。但要站进粪便里,我脑子还是转不过弯来。只见几位老乡纷纷脱鞋下船,用瓢往自己的桶里舀粪再挑走。很显现是自己干自己的。不经意间感觉他们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但都没说话。见此,我只有一咬牙,眼一闭,“扑通”就站进去了,站在齐小腿肚深的粪便里,学着他们的样,舀粪挑走。活干完了也就收工了,忙不迭迭地跑回去,用香肥皂不知洗了多少遍双腿,还是有若隐若现的臭气。晚上睡觉在床上一动,被子里还会冒出阵阵臭气往鼻子里钻。这种浑身有臭味的感觉持续了好几天才完全消失。一想起就难受,就有恶心感。在农村,这种活计,仅做过这一次,内心里却根本不想再碰到第二次,这与思想感情毫无关系。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历。

贯穿整个冬季的农活,就是挑粪。全靠肥当家,是农村的绝对真理。要想有好收成,没有肥,你使多大劲,费多少心思,都是白搭。那时虽有化肥,可用得不多,供应量也很少。保持地力,取得持续性的丰产增产,主要的还是人畜的粪便。似乎老天爷早就安排好的,冬季没有什么农活可干,要的就是农民的积肥。

当时,我们那儿的积肥主要就是农民每天去城里的旱厕挑粪。一担粪达到一定的浓度(即水分少)可记7分工。可知我们干一整天活才有这个工分值。记得每天队长拿着粪便浓度测量仪哆嗦着在河边粪船边测着每担粪的浓度,其情其景甚是有趣。

大队内,我们男知青对进城挑粪都充满了兴趣。到了冬季,基本是干这活计,田间地头见不到我们。因挑粪而将全天时间的安排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是快意无比。每到夜间,一群人担着粪桶像幽灵一样穿行在大街小巷,其情其景甚为可观。详情我将在有意思的知青生活中叙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挑圩
后一篇:红夜校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