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的批判
(2019-08-25 16:25:13)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故纸有意 |
事情远不止此。用今天的话说,我“摊上事了”。一天下午,快下班了,天已黑,外面下着大雪。她跑到我的车间,说是回不了家了。说她家住在郊外的一家工厂内,离这里很远,下雪又没公共汽车了。要我送她回家。听后真傻了眼,为难的说不出话来。旁边的工人老师傅听后就说,要送她回家,这下雪的晚上,一个小姑娘不好一个人走的。并说要走就赶快走。见此我也无话可说。
那晚雪下得还特别大,铺天盖地,整座城市白茫茫的一片。出了城走到郊外,没有行人,风漫卷着鹅毛大雪更是肆无忌惮地往人脸上拍打,眼睛都睁不开。通往她家的那条公路上间有昏暗的路灯,路二旁一片漆黑,电线杆发出的“呜呜”声响,这情景就是一个男人也感觉瘆人。公路上只听到急促的脚步在雪上发出的“嚓嚓”的声音。俩人还只有一把伞,不时就会有肩膀的碰撞。这少男少女如此的雪夜行,说不出的味,终于到了她家所在工厂的大门前,松了口气,互相道声“再见”后,我便快步走在回家的路上。走了一段回头看看,她还竟然在门口看着我,心里一阵颤抖。
眼睛是藏不住事的。自那天以后,我便感觉到Y的眼神很有光彩,看着你时总会有种热辣辣的感觉,毫不掩饰。我有种“发呆”的感觉,不知如何是好。有着一种“资产阶级思想意识”又要泛滥的感觉。这种带有小资情调的女生,在男女同学的交往上竟会如此勇敢、如此直白,真始料不及,招架不住。说句心底话,自己并非“铁板一块”,由于书的“媒介”作用,潜意识里没有反对和她较为密切的来往。也感觉她纯洁的情感挺感染人,人也挺善良。可总感觉她的一些品性与我太不相符,也为我不能接受,甚至有些方面令人生厌,因此觉得自己很虚伪。处于这种“欲说还休”的境地恐怕都是自己黏糊造成的,就此也默认了一段可说是暧昧的日子。
令人没想到的是,她竟和同学炫耀般地说了我雪夜送她回家的事,一下将我推向了“摊上大事”的边缘。这种事一经谈论,就像长了翅膀,传遍了各角落。为此,我没法和家人说清。尤其是兄长,在听到学校某老师和他开玩笑地说:“你弟弟挺招女生喜欢的”话后,可说是对我怒不可遏,仿佛我罪逆深重,不可救药似的,气愤地和我说出了“各奔前程”的话,竟有一个茶杯从他的手上砸到了我身旁的门上。
在兄长的映照之下,显得我很卑微。没给他增面子,倒是丢脸多多。其时,“铺天盖地”的议论和各种对我近似批判的眼光,令人不堪忍受。兄长说出“各奔前程”的话也在情理中。但说归说,他和妈妈管教我的日子却从未停过。兄长竟然还有过上门训斥Y同学的行为。这种行为,既有家长、也有老师的双重意味,做得令人称绝。
这件事也让我重新思考了我面临的这种暧昧关系,这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Y同学的这种言行,不敢说是轻浮,至少是太轻率。联想到接触多日的感觉,我的日记里有了一段说辞,可说是“爱情的批判”吧—“我的17岁,遇到了这个女生,她很爱我,爱得痴迷。我不能不为爱所迷所恋。追求爱情是少男少女非常重要的生活内容,但不是全部。……时间长了,我有了一种不舒服、甚至厌恶的感觉。在光明的日子里,她感到悲凉;在欢乐的日子里,她感到孤独。她被一些书中主人翁的凄凉情意所感染,厌恶同学、厌恶无产阶级人生观,形成了一种对集体、对社会的不满和‘麻木不仁’。她看不惯纪律,看不惯纪律的约束,由忧郁变为对人的冷漠。我为自己感到内疚,也为她感到惋惜”。现在回想起来,Y同学当时与常人不同的情感和生活态度既有家庭生活的影响,也有读小说太沉的缘故,可算作是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当然,成人后若还如此,就有问题了。Y同学后来调至其它中学读书,我轻松多了。但后来又在下放地相遇。此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