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得病

(2019-06-10 21:04: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故纸有意

 1971年。那年的春季,真是一个多事的季节。

那时,我被班主任“发配”到校办工厂劳动,经常要拉板车运那些做粉笔的原料。可能是劳累过度,加上口渴多次喝生水,还有心情郁闷,一连串原因导致我发烧不退、右上腹疼痛。上医院诊断是急性肝炎。为此,一家人都很沮丧。本来体质就不很好,得了这病,更让人添愁。妈妈为此暗自垂泪。另外,经济条件又不好,得病是需要花钱治疗的,我很懊恼。几个姐姐都伸出了援手,我那在无为小镇上的五姐夫专门给我送来了几斤红糖,因为肝炎不能吃盐,糖是最好的补品,那时这种物资还是相当奇缺的。                                                            

年少时的生命力还是挺强的,记得第一次上医院前,我在家感觉端杯水都觉得费力,去医院是有气无力慢慢走去的,吊了二瓶水后,就似无病样的自己扛着被子精神抖擞回来了。以至于以后屡屡想起,总感觉自己得的不是急性肝炎,而被误诊了。给我诊断的,是家门口一位秦姓的医生,是个很迷糊的人。给我检查时,摁到我的右上腹有疼痛感,立刻就断定是肝炎。我在以后的体检中,多次被提及胆囊有一很小的息肉,平时也感觉那儿不正常。尤其一劳累,那儿就不舒服,甚至有疼痛的感觉。好好休息,或睡上一觉,就恢复了。多年来,这个事也就成了谜了。不是不想知道,而是没有多少意义了。

我的身体恢复很快。一个月后上医院复查,各项指标都很正常。由于吃得多,动得少,体重增加了许多。由于急性肝炎是传染病,害怕老师和同学担心,那学期我就未去上学了,在家呆了二个月直至放暑假。这段时间里,卧床休息占据了许多,大都时间,多是捧着书看,也找些书看看,心很安静。虽没有对自己在校的行为做些总结、体味甚或检讨,但对毫无文化味的同学交往、完全小市民的生活方式有了一些朦胧认识,有了一点意识上的抵制。对学生在校应以学习为主的生活也有了认识。所以,那段在家养病的日子,还能自觉在家补习功课,不让自己太闲着。日记里一再叮嘱自己,要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努力学好“社会主义文化课”。后来,兄长来到二中做起了我的老师,更是让我有了行为上的自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青弋江旁人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